常春 健康 重陽養腸胃:銀髮族必知的消化道健康守則 2025.10.29 15:55 老化使得腸胃道的蠕動變差,唾液的分泌也會減少,連帶讓老人家的食慾和消化變差,並且容易產生便祕的問題。而唾液減少分泌,使嘴巴很容易變乾,所以,味覺會變得比較遲鈍,也會不好吞嚥。另一方面,老年人因為牙齒不... 健康 重陽養生新方式!精油助長者舒緩關節疼痛、促進食慾... 2025.10.29 15:52 重陽節除了登高、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外,長者健康與舒適也成為關注焦點。傳說東漢時的桓景因遵循神醫費長房建議,登高、佩戴茱萸、飲菊花酒而避災,後世九月九日因此形成敬老與養生的習俗,現代醫療與保健... 健康 雞蛋放冰箱方向錯恐加速變質! 專家:「這一端朝下... 2025.10.29 15:50 把雞蛋放進冰箱時,你會注意擺放的方向嗎?很多人可能沒有多想,只是順手擺好而已。其實,雞蛋是有「讓鮮度維持更久的正確放法」的。grapee.jp網站強調,如果放錯方向,不僅會加快變質,還可能影響風味。雞... 健康 沒症狀卻心肌梗塞?醫揭「非典型症狀」超多人忽略 ... 2025.10.29 15:50 多數人對於心臟病發作的印象來自於電影或是電視劇的劇情——發病者猛然捂著胸口、倒地不起。實際上,心肌梗塞在真實生活中的表現可能非常多樣,且往往沒有這麼明顯,以至於經常被忽略,進而... 健康 老公變得愛發脾氣、常喊累? 營養師揭露「男性更年... 2025.10.29 15:38 「我老公最近好像常常講話沒耐性,一點小事就不開心,也常喊累、說睡不好……」身邊夜間部同學的轉變讓妳感到疑惑嗎?其實,這可能不單純是壓力太大,也不是個性變差,而是&mdash... 健康 容易血糖高的人,多半是這「8個習慣」害的! 不... 2025.10.29 15:00 血糖有些波動是自然的,但我們要避免的是劇烈起伏,不論過高或過低。避免血糖大幅變化並不容易,因為許多原因都可能影響血糖穩定,例如藥物劑量過多或不足、脫水、壓力、疾病,以及過量攝取高碳水食物。營養師 Re... 健康 花椰菜抗癌、護心、控糖! 營養師曝「配這些吃」吸... 2025.10.28 15:55 你以為花椰菜只是補纖維?那你真的小看它了!很多媽媽認為花椰菜只是清燙配色用的蔬菜,但事實上,這一顆顆綠色小樹才是全家健康的「防護罩」。來自研究的多重肯定:「花椰菜不是配角,而是家庭飲食中抗癌、抗老、護... 健康 長庚醫院啟動腸道精準醫療新時代 全基因分析+微菌... 2025.10.28 15:54 全球研究顯示,人體腸道菌相失衡與腸道疾病、代謝異常、免疫失調甚至神經退化疾病息息相關。美國於2022與2023年分別核准全球首批微生物治療藥物 Rebyota™與 Vowst™... 健康 117歲人瑞長壽關鍵曝光!研究:腸道菌叢年輕、2... 2025.10.28 15:49 曾是全球最年長者的西班牙女性Maria Branyas Morera於去(2024)年8月辭世,享壽117歲,生前希望將自己貢獻於醫學研究領域。今年9月,西班牙研究團隊表示,透過分析她的基因組成、新陳... 健康 臺大醫院學者再創佳績!2025年全球前2%頂尖科... 2025.10.28 15:47 美國史丹佛大學近日公布2025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名單,台灣共有1470名學者入榜,其中臨床教學領域者達398人。臺大共7人位列... 健康 高纖飲食助延緩老化 研究顯示:全穀、水果與蔬菜可... 2025.10.28 15:45 隨著年齡增長,保持消化道健康成為長壽的重要關鍵。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水果、蔬菜和全穀物中的膳食纖維,不僅有助於腸道順暢,還可能降低與年齡相關的疾病風險,幫助銀髮族延緩老化。該研究發表於《老年學雜誌A輯:... 健康 晚餐後「做這些事」恐害血糖飆高! 專家嚴厲警告 2025.10.28 15:43 你是否常在沙發上邊滑手機邊喝一杯紅酒?或是晚餐吃得過多,甚至熬夜到很晚?這些看似無害的晚間習慣,其實可能比你想像的更傷血糖。研究顯示,人體的生理時鐘會影響糖分代謝。隨著就寢時間的到來,身體分泌的胰島素... 健康 男子貼止痛貼布1個月腎功能急速惡化!藥師點名「2... 2025.10.28 15:43 前陣子在日本有發表一個案例:一名44歲男性原本身體健康,只是腎功能稍有下降(eGFR65),因此被認為是輕微的慢性腎功能減退。2017年,他在騎腳踏車時摔倒,左大腿骨折,經手術固定後檢查發現骨質疏鬆,... 健康 偏頭痛「這樣喝咖啡」可能愈喝愈痛! 中醫師激推3... 2025.10.28 15:37 36歲李小姐是職業媽媽,就診時抱怨常左側頭部疼痛欲裂,情緒也煩躁不安,因長期受頭痛困擾,進而求助中醫。經過一段時間的中藥調理及針灸治療後,每月頭痛頭暈發作的頻率逐漸減少,情緒也比較不煩燥。過量咖啡因 ... 健康 舌頭刺麻、吃東西味道變差?醫:更年期狀況 這樣做... 2025.10.28 15:35 53歲黃女士最近看到食物想吐、食慾不振、全身無力沒精神。舌頭有麻刺感半年,吃東西時味道變差,於西醫看診檢查後,表示無特別異常。經過一段時間,狀況仍沒有緩解,於是尋求中醫協助,經中醫調理後,食慾改善能吃... 健康 白內障年輕化警訊!3C使用、高度近視成主因 醫籲... 2025.10.28 15:00 現行健保規定,55歲以下進行白內障手術須事前申請,但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這類申請人數近年以每年約30%的速度上升,顯示年輕族群罹患白內障的比例正在攀升。眼科醫師吳孟憲指出,過去白內障多見於長者,現在卻... 健康 別被「肉肉」騙了! 醫揭肌少型肥胖風險高出兩倍 2025.10.27 15:53 肌少症是造成老年人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並非只有「瘦巴巴的老人」才會有風險。董氏基金會指出,肌少症的關鍵不是體重,而是肌肉量、力量與功能是否下降。若沒有及早預防,不僅會讓行動力變差、生活品質下降,嚴重甚... 健康 乳癌腦轉移再出發 教師勇敢迎接新生命 2025.10.27 15:51 小學老師Alice在30歲時罹患HER2陽性乳癌,接受標靶合併化療後順利完成療程,原以為人生重回正軌,卻在懷孕初期出現頭暈、走路不穩等症狀,檢查結果顯示,癌細胞已轉移至腦部。為了爭取治療與未來生育機會... 健康 AI輔助手術登場 膝關節置換前檢查更輕鬆 2025.10.27 15:45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退化性膝關節炎及膝關節病變的患者逐年增加,膝關節置換手術已成為許多病友恢復行動能力與生活品質的治療選項。馬偕紀念醫院秉持持續精進醫療品質的理念,正式啟用全新「電腦機器手臂輔助人工... 健康 明明有重訓+補蛋白質卻沒長肌肉? 專家點名「5大... 2025.10.27 15:44 明明已經有重訓了、蛋白質也補了,但肌肉量就是「拉不上來」,到底問題出在哪裡?食物的力量.呂美寶營養師指出,事實上,除了訓練與營養,身體內部的「代謝與荷爾蒙訊號」,才是影響肌肉生長的幕後關鍵。1、性荷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