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 健康 嚴重打呼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男上班族每小時... 2025.10.19 16:04 40歲的上班族王先生,身高約170公分、體重超過120公斤,BMI高達41.3,夜裡打呼聲震天響,甚至曾被自己的鼾聲驚醒。幾次出現「快窒息」的感覺,他原以為是被鬼壓床,卻沒想到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作祟... 健康 冷凍肉千萬別放室溫解凍!專家授「3安全解凍法」這... 2025.10.19 16:00 現代人為了方便保存食材,常將肉品冷凍儲存。然而,冷凍與解凍肉品若操作不當,可能導致微生物生長。許多人以為冷凍保存即可完全避免細菌生長的風險,但事實上,冷凍只能暫時抑制細菌活性,並不能將其殺死。一旦肉品... 健康 止痛藥會「愈吃愈沒效」?醫揭真相 這些情況提早... 2025.10.19 15:55 關於止痛藥的使用,有不少人心中會存有疑問與迷思,如:「吃止痛藥是否會產生抗藥性?」「剛開始痛就要吃止痛藥嗎?」,其實這些問題不僅涉及抗藥性與耐藥性的概念,還會涉及止痛藥的使用時機與劑量。市售止痛藥2種... 健康 運動時「吼一聲」更有力?專家給答案了 核心、穩定... 2025.10.19 15:36 在健身房或運動場上,我們習慣了各種聲音——啞鈴碰撞的鏗鏘聲、球鞋摩擦地板的尖銳聲、背景音樂。還有一種聲音特別常見:「吼聲」(grunt)。大多數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訓練時... 健康 更年期不是病 是轉變!了解荷爾蒙變化與保養重點 2025.10.19 15:29 更年期是女性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最明顯的關鍵就是卵巢功能逐漸退化、荷爾蒙的分泌慢慢減少,還包括亂經到停經的一個過渡時期,這些種種的改變,往往會造成女性身心上的不適,而症狀因人而異。根... 健康 壓力不只傷心 還會加速老化──4個簡單減壓法天天... 2025.10.19 15:25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難免需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但長期慢性壓力卻可能導致焦慮、高血壓甚至心臟病等健康問題。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精神醫學副主任Elissa Epel教授近期於Podcast節目中指出... 健康 血糖忽高忽低?「這5種食物」有助穩定 粥也上榜 2025.10.19 15:22 糖尿病會帶來重大的健康風險,包括心臟病、腎臟病、神經系統疾病和視力問題等併發症。在美國有超過3400萬人患有糖尿病,占總人口的10.5%,其中大多數是罹患第2型糖尿病。然而,不管是第1型糖尿病,還是第... 健康 早餐只吃水果? 營養師示警「這6種水果」空腹吃易... 2025.10.19 15:21 有些人早餐只吃水果,不論是為了減重或是單純食量小,營養師蔡濰安在粉絲團《濰濰營養師 認真生活》提醒,只吃水果當早餐也沒有不行,只是要注意某些水果比較不適合空腹吃。1、鳳梨:鳳梨裡面的鳳梨酵素可以分解蛋... 健康 更年期常見四大症狀 中醫師揭示身體變化與調養重點 2025.10.18 15:58 更年期是一個漫長而漸進的身體轉化過程,可以持續10至20年。中醫師吳宛容說明,更年期因為體內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部分婦女會產生生理及情緒變化,以及身心不適的症狀。更年期通常分為停經前期及停經後期,... 健康 經痛吃什麼止痛藥才有效?專家解析「2大類止痛藥」... 2025.10.18 15:56 經痛是許多女性在生理期間常見的不適,有些嚴重的經痛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了解經痛的原因及不同止痛藥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選擇合適的藥物來緩解疼痛。經痛分2大類 這1種經期後期會逐漸緩解食品藥物管... 健康 國人鈣質攝取不足!每7名長者就有1人骨鬆 醫籲... 2025.10.18 15:54 隨著全球人口快速老化,骨質疏鬆已成為威脅健康與行動力的隱形殺手。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台灣65歲以上長者中,平均每7人就有1人受到骨質疏鬆困擾。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將每年10月20日訂為「世界骨質疏... 健康 暈車藥多久前吃才有效?藥師曝「正確時間點」 6... 2025.10.18 15:51 長途行程搭乘交通工具時,部分民眾可能出現暈車、暈船或暈機等不適症狀,因此選擇服用暈車藥來緩解。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服用暈車藥前,應了解藥品種類、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項,才能安心享受每段旅程。常見暈車藥品... 健康 月經亂、睡不好、情緒不穩?中醫師教你這樣分型調理... 2025.10.18 15:43 月經開始不規則、月經量一下多、一下少,或是偶爾不來,最後一年內不再有月經的停經現象、也不再具有生育能力,從生殖機能逐漸降低到完全喪失的停經前後過渡期,就是所謂「更年期症候群」。全台300萬名婦女 處於... 健康 三高族別硬撐!物理治療師教你3招降血壓運動 在家... 2025.10.18 15:35 如果是已經罹患三高的病患,運動建議選擇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慢跑、瑜伽、游泳,特別要避免過度激烈的肌力及負重運動,尤其容易造成高血壓病患引起血壓飆高。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根據研究顯示,有氧運動對... 健康 別再硬撐!研究揭示心理健康新觀念:「什麼都不做」... 2025.10.18 15:33 大多人提供心理健康建議會傾向「做什麼來改善」,董氏基金會表示,增加行動若反倒造成另一種壓力,不妨試著「停止有害行為」。根據一篇2025年8月發表於《傳播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增益性建議(additiv... 健康 氣泡水能天天喝嗎?專家揭「2原則」 這1種人最好... 2025.10.18 15:28 許多人猛灌汽水可樂,擔心發胖,就換喝氣泡水,有人買了氣泡機,天天自製氣泡水,國防醫學院公衛學系教授祝年豐提出飲用氣泡水兩大原則,不可添加糖漿,腸胃功能不好者少喝,避免脹氣。常喝氣泡水 蛀牙、骨流失沒根... 健康 上廁所衛生紙要用幾張才夠?專家揭「最佳數量」 質... 2025.10.18 15:21 衛生紙要用幾張才夠、正確擦拭的方向、衛生紙該如何選擇以及應該站著還是坐著擦?這些看似小事的如廁後清潔問題,卻可能影響健康,英國媒體整理專家多項意見,提醒民眾擦拭要由前往後才是正確的方向,尤其女性更需遵... 健康 乳清蛋白會傷腎?教授破解迷思:這些人能安心補充 ... 2025.10.18 15:00 在健康風潮帶動下,乳清蛋白迅速成為市場新寵,但「蛋白質多傷腎」的疑慮常讓人卻步。為解開這項迷思,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陳泰源教授詳解乳清蛋白如何在安全範圍內適量攝取,讓你放心補充、安心食用。乳清蛋... 健康 嬰幼兒與高風險族群 應提早接種疫苗建立防護 2025.10.18 15:00 隨著秋冬病毒季來臨,10月起公費流感與新冠疫苗同步開打。根據疾管署統計,去年流感重症死亡病例中逾九成未接種疫苗,新冠重症死亡更高達98%未接種,凸顯疫苗對預防重症的重要性。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黃立民... 健康 211餐盤不是只分比例!專家教你吃出健康與飽足感 2025.10.17 17:18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台灣的肥胖問題正持續惡化中,成人過重與肥胖率已突破50%,成為國內公共衛生的重要議題。根據國健署2022年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台灣18歲以上成人的過重與肥胖率已達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