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綠豆湯怎麼煮才綿密? 「要選這1種豆」冷凍再煮... 2025.07.23 15:00 日頭赤炎炎,最適合來碗清爽消暑的綠豆湯!想要煮得柔軟、煮得綿密,首先得要先「選對」綠豆。粉綠豆 易熟且綿密鮮享農YA -農糧署說明,臺灣市面常見「油綠豆」及「粉(毛)綠豆」兩種綠豆。其中外皮較無光澤感... 健康 少鹽血壓還是高?營養師大推「5種降壓食物」超有感... 2025.07.22 15:43 你是不是已經開始「少鹽飲食」,卻發現血壓還是頑固居高不下?其實,除了減鈉,更關鍵的是「吃對食物」來幫助身體從根本調壓!根據《Nutri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在2021年... 健康 長女總是最懂事?心理師揭「蠟燭型人格5特質」 教... 2025.07.22 15:42 心理學上有個深刻的名詞叫「蠟燭型人格」,又稱「長女症候群」,指的是那些習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性格特質。1、過度自我要求——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她們對自己極其嚴苛,總是認真、... 健康 「便當1主菜」比炸雞腿還胖!超多人愛 營養師授6... 2025.07.22 15:39 「中午吃什麼?」這是每天最常討論的話題!選便當方便又豐富,但你注意過主菜的熱量嗎?當心,它就是讓你熱量超標的關鍵!點餐前,先熟悉主餐熱量再決定!吃便當主菜選哪個? 便當熱量一次看.菜飯便當550kca... 健康 大暑來襲! 狂吃冰恐反中暑、拉肚子 中醫師大推「... 2025.07.22 15:23 「大暑」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約國曆的7月22日~24日之間。大暑可分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從一開始輕羅小扇撲流螢,然後天氣逐漸悶熱,空氣濕度增加,大地也跟著濕潤起來。大家... 健康 今日是大暑:用香氣涼一夏 讓身心輕盈過下半年 2025.07.22 15:15 當節氣走到「大暑」,意味著一年最熱的時刻來臨,也提醒我們——年,已走了一半。在古老農業社會,大暑時節是豐收與感恩的季節,農民會準備豐盛的祭品向神靈致謝。而今,我們雖不再務農,卻... 健康 記憶減退是老化還是警訊?醫師揭失智初期5大跡象 2025.07.22 15:00 隨著年紀漸增,變得容易忘東忘西,這到底是老化的正常現象還是失智症的前兆呢?看似容易混淆,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暨神經專科醫師王培寧指出,正常老化和早期失智症的症狀還是可以分辨,而且若在失智症早期就發... 健康 偏頭痛有救了!臺灣團隊發現血液生物標記 全球首... 2025.07.22 15:00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偏頭痛是全球最常見的神經性疾病之一,盛行率約15%,女性患者為男性3倍以上。《全球疾病負擔研究》指出,它是15至49歲人群第二大失能原因,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目前診斷多仰賴患... 健康 喝錯牛奶恐傷肝!醫曝「這種乳品」風險最高 這2... 2025.07.22 15:00 同樣是「喝牛奶」,長期選錯版本的牛奶,可能讓肝臟背負不必要的風險。重症醫師黃軒提醒,下次逛超市,記得翻到「營養標籤」看看脂肪含量,也順手把優格放進購物籃,你才能給辛苦工作的肝一份真正的溫柔!乳製品「挑... 健康 大暑最炎熱 中醫師教你2道食譜+3大穴道輕鬆調養... 2025.07.22 15:00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也是夏季的終點站。通常落在每年 7 月 22 至 24 日之間,民間俗語「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說明此時正是酷暑來襲的高峰期。中醫師邱雅笙指出,午後雷陣雨頻繁、水氣充足,... 健康 丹娜絲颱風後類鼻疽爆2死!新增6例感染「全在高雄... 2025.07.22 14:49 颱風丹娜絲帶來大量降雨,重創南台灣,多個地區出現嚴重淹水災情,進而導致類鼻疽病例上升,疾管署今(22)日公布,國內上週(15日至21日)新增6例丹娜絲颱風後發病的類鼻疽本土病例,均居住於高雄市,其中2... 健康 蔡依林「三餐吃這樣」不極端節食也能瘦! 營養師... 2025.07.21 15:40 天后蔡依林不只在舞台上精益求精,連私下對身材管理也超自律!來看看蔡依林如何透過生活習慣管理+均衡飲食,維持完美體態。蔡依林的六大瘦身心法1、保持均衡飲食不追求「單一食物、零油」的極端節食,保持均衡飲食... 健康 為何暑假反而長不高?美研究揭開背後4大原因 2025.07.21 15:36 暑假期間孩子可以好好放鬆,吃得好、睡得飽,是不是會長得比較快?兒童內分泌科陳奕成醫師分享,研究發現,美國小學生在暑假期間的身高成長速度,反而比上學時還要慢,推測與作息變亂、飲食失衡等有關,也建議家長可... 健康 【別忽略聽損警訊】每10分貝聽力下降 失智風險飆... 2025.07.21 15:34 聽力檢測是評估是否出現聽力損失的重要方式,檢測範圍涵蓋從低頻到高頻的6個頻率。若患者需在25分貝以上的音量才能聽見,代表已出現聽力損失。這不只是耳朵的問題,更可能進一步影響溝通能力、社交互動,甚至智力... 健康 預防失智必做「這4種運動」!尤其這1時間做更有效 2025.07.21 15:33 研究發現,肌肉健康,特別是握力和走路速度,可能是預測失智風險的重要指標。「握力足夠、走路快的人」越不容易患上老年失智!研究發現,握力每增加5公斤,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失智的風險會降低;而緩慢的走路速度與... 健康 「這些調味料」不能常溫保存!七味粉、醬油上榜 一... 2025.07.21 15:32 料理離不開調味料。你習慣把用完的調味料放在哪裡呢?尤其進入炎熱季節,很多人會覺得「通通丟冰箱就萬無一失」,但其實這樣做反而會讓調味料走味,甚至變質!以下就由曾任家政婦的作者マミ,來整理調味料的正確保存... 健康 睡覺手高舉過頭? 物理治療師揭「出現4症狀」恐是... 2025.07.21 15:29 睡覺時雙手往上擺舉過頭,結果早上醒來手臂整條麻到像不是自己的,整隻手都動不了,要等好幾分鐘才慢慢恢復?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王瓊敏物理治療師指出,這不是單純「睡姿不正」,而是手臂裡重要的神經通路被... 健康 國中生戶外中暑送醫!醫示警:兒少熱傷害恐奪命 家... 2025.07.21 15:27 隨著夏季高溫不斷攀升,兒童熱傷害事件頻傳。醫師提醒,熱傷害從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一路發展至中暑,是一條漸進式、具致命風險的危險光譜。一旦處置不當或延誤送醫,恐將危及生命。恩主公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孫義... 健康 自製環保蟑螂藥:天然配方驅蟑 安全又有效! 2025.07.21 15:26 你是否也受夠了市售蟑螂藥的刺鼻氣味與化學疑慮?不妨試試這款自製環保蟑螂藥,材料天然,做法簡單,對家庭與寵物更安全,同時具有優異的除蟑效果。所需材料(約可製作30片):洋蔥 200 公克砂糖 1 大匙奶... 健康 醫師猝逝案例頻傳! 醫揭4關鍵主因:風險是一般人... 2025.07.21 15:17 林口長庚醫院教授級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理事長高國晉昨(20)日驚傳猝逝,據了解,高國晉醫師是在林口辦公室昏厥倒地,且被發現時已經沒有心跳血壓,後經搶救仍然不治,享年59歲。然而醫師或醫護人員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