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政府持續升級校園環境,打造安全、舒適的學習空間。梧棲區梧南國小創校57年來,一直缺乏可供集會與活動使用的室內場地,如今在市府挹注經費興建「映霞樓」後,終於擁有第一座專屬禮堂。今年開學典禮也首次在全新禮堂舉行,讓孩子不再受風吹日曬,更能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母女檔兩代校友同框見證 城市教育藍圖再添里程碑
梧南國小創校近一甲子以來,第一次在屬於自己的禮堂舉辦開學典禮。明亮寬敞的活動空間中,學生們精神奕奕,校園氣氛格外熱鬧。學童分享,以往典禮只能在三樓視聽教室進行,空間狹小、學生席地而坐,如今能在新禮堂裡整齊就座,感覺格外有儀式感。
這場典禮也成為兩代校友的共同記憶。家長周綾娟感動地說:「自己當年沒有禮堂,如今看見孩子能在安全、明亮的空間活動,真的替下一代感到幸福。」對許多梧南畢業生而言,這座禮堂不僅是新建築,更象徵學校代代相傳的成長與延續。
台中市梧棲區梧南國小二期校舍「映霞樓」新建禮堂。圖/台中市政府新聞局提供中市加碼24億元 補助25校禮堂
梧南國小禮堂的啟用,只是台中教育藍圖中的一環。教育局長蔣偉民指出,市長盧秀燕重視教育環境改善,在第一任期即核定21所學校興建禮堂,並以「多功能共構」為設計理念,將禮堂與里民中心、停車場或幼兒園結合,創造教育與社區共享的空間。
今年共有五所學校新禮堂陸續開箱舉辦畢業典禮,包括梧棲梧南國小「映霞樓」幼兒園、國小教室與禮堂(經費1.6億元)、大甲文昌國小禮堂(7,000多萬元)、太平新高國小校舍與禮堂(3.5億元)、大里成功國中禮堂與地下停車場(3.16億元),以及大里立新國中禮堂與地下停車場(3.2億元)。這些新設施不僅讓學生能夠在舒適環境中學習,也為地方社區帶來新的公共活動空間。
為讓教育資源更均衡,市府在112年再啟動「給孩子一個禮堂」計畫,加碼挹注24億多元,補助25所學校興建禮堂。其中包含原台中縣區22校(含1校新設國小),以及原台中市區3所新設國小,展現市府對偏鄉與城區並重的教育承諾。
台中市太平區新高國小新落成禮堂,1、2樓規劃15間專科教室,3樓為挑高活動中心。圖/台中市政府新聞局提供結合里民中心、停車場、幼兒園 校園禮堂與社區共創多贏局面
禮堂不只是學校的活動中心,也正逐步成為社區的生活核心。以大里區成功國中為例,學校受限於校地狹小與校舍老舊,創校40年來一直缺乏大型室內集會場地,學生過去僅能在操場或風雨走廊上課與活動。透過市府改建計畫,成功國中新落成的禮堂結合運動、教學與社區功能,重新定義「學校空間」的價值。
新建禮堂的一、二樓為多功能活動中心,可容納約1,000名師生,設有舉重教室、籃球場、羽球與桌球場等運動空間;同時配置體適能、家政、表演藝術、童軍與跆拳道教室等多元課程場域。地下樓層則規劃90格汽車停車位,開放社區共同使用,不僅紓解周邊停車需求,也讓禮堂成為「學校與社區共享的公共生活中心」。
台中市大里區成功國中禮堂結合停車場,共創校園與社區雙贏。圖/台中市政府新聞局提供教育局表示,教育建設不能省,也不該等待。台中將持續推動安全、友善、有感的校園環境,讓每一位台中孩子,都能在最安心、最幸福的學習空間中成長。
(台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