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連續多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被稱為「隱形殺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柯宏叡提醒,肺癌早期往往沒有明顯不適,等到出現咳嗽加劇、胸痛或體重下降等症狀時,通常已屬中晚期。但若能在第一期就偵測出來,患者五年存活率可高達九成以上,顯示早期篩檢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LDCT是目前唯一具實證能有效揪出早期肺癌的工具

為協助民眾及早發現肺部異常,國民健康署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每兩年可做一次。此檢查速度快、輻射量低,是目前唯一被國際證實能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的篩檢方式。

兩大族群符合補助條件

柯宏叡說明,政府補助的對象主要鎖定肺癌高風險族群,包括:

具肺癌家族史者

● 45至74歲男性

● 40至74歲女性

● 直系血親(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曾罹患肺癌

重度吸菸者

● 50至74歲民眾

● 吸菸史達20包-年以上(1天1包、持續20年)

● 目前仍吸菸或戒菸未滿15年

此外,若以吸菸資格接受篩檢者,皆須同步加入戒菸服務,藉此讓篩檢與預防並行,降低長期罹病風險。

九成以上結節是良性 民眾不必過度恐慌

不少民眾擔心篩檢後「看見肺結節」是否等於得了肺癌。柯宏叡澄清,約95%的肺結節為良性,多與感染、瘢痕或發炎反應相關。醫師會依據國際指引評估結節大小、形狀,必要時安排追蹤或進一步檢查,確保安全無虞。

肺癌的發生與吸菸、空氣污染、油煙暴露以及家族遺傳息息相關。柯宏叡提醒,除了按時篩檢外,戒菸、減少油煙曝露、保持居家空氣品質與規律作息,都是降低罹癌風險的重要步驟。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煮菜愛用「這1種油」恐讓肺癌風險飆升!醫揭6大肺部警訊 咳兩聲就要注意
·每天都在吃!「這2類食物」恐助長肺腺癌生長 營養師教避開高危陷阱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