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大骨湯是補鈣的好幫手,但一碗湯的鈣含量約是10毫克,若要達到成人鈣質每日建議攝取量,每天至少要喝100碗!」營養師程涵宇笑說,其實補鈣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挑對食物,就能輕鬆補鈣、天天存骨本。
第一名:鮮乳(乳製品)
2005美國飲食指南(DGAC)指出,乳製品攝取量與骨礦物質含カq或骨質密度數據有顯著的正相關性。而鮮乳是眾所皆知的補鈣聖品,一杯約240 ml的鮮乳就含有250~299毫克的鈣,程涵宇建議,每日可飲用2杯鮮乳,早晚各一杯,即可達每日所需鈣質的50%,但須盡量避免含糖的調味乳,以免糖分攝取過多,造成身體額外負擔。此外,若有乳糖不耐症問題的民眾,可以選擇乳糖已被乳酸菌消化一大半的優酪乳或優格,降低腹瀉發生的機率。
第二名:起司(乳製品)
說到起司,大部分的人應該會馬上聯想到它的高熱量,但其實它也含有豐富的鈣質,且起司的乳糖含量較低,乳糖不耐症的朋友也能放心食用。20公克起司約含有150毫克的鈣,可以搭配吐司當早餐,或是加入沙拉、玉米濃湯等料理增添風味。
民眾在採買時,儘量選擇無過度加工的天然起司,但要注意天然起司製品也比較容易發霉,建議購買小包裝,開封後儘速食用,若真的吃不完,也可以裝成小包裝放進冷凍庫保存。
第三名:黑芝麻
一粒小小迷你黑芝麻,鈣含量卻十分驚人,一湯匙15公克即有200~249毫克的鈣,可達每日所需鈣質的20%,可直接灑在飯上,或是打成黑芝麻糊,加在優格或蔬果汁中品嚐,既方便又健康。只是它的油脂含量高、熱量也高,建議可以減少烹調用油,來調整全天的油脂攝取量。
程涵宇特別提醒,幼兒及老年人要注意芝麻體積太小易造成嗆咳,建議打成糊會比較安全。另外,黑芝麻開封後,需放入冰箱冷藏並盡早吃完,若有油耗味則應丟棄。
第四名:小魚乾
在小吃店經常出現蹤跡的小魚乾,很開胃下飯又能補鈣,不僅擁有豐富鈣質及維生素D,其所含的天然魚油及優質魚類蛋白亦可降低血脂肪,預防心血管疾病,是一吃多用的天然補鈣聖品。
10公克的小魚乾約含有200~249 毫克的鈣,可以直接烘烤當零食吃,也能拌炒豆乾、炒山蘇或是加進味噌湯裡增添湯頭風味,是餐桌上常見的補鈣美食。不過,購買時還須注意額外添加的鹽分及糖分等。
第五名:芥蘭
味道略帶苦澀的芥蘭,讓許多人對它敬而遠之,但其實芥蘭除了富含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等抗氧化物質,其鈣質含量也相當豐富,每100公克(約半碗)就含有200~249毫克的鈣。平日有下廚的朋友,如果怕單炒苦味太明顯,不妨在料理時加入少許糖,即可淡化苦澀,不管是簡單汆燙或是加入肉類拌炒,都是一道美味好入口的補鈣料理。
第六名:鯖魚
2018年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手冊指出,維生素D能維持體內鈣及磷的平衡,又能幫助腸道對鈣質的吸收作用,是補鈣飲食中關鍵的營養素。含有維生素D的天然食物種類並不多,一般仍以日曬做為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對於較少曬太陽的辦公室族群來說,高維生素D含量的鯖魚,可說是補鈣的一大救星!
程涵宇建議,食用鯖魚可以每週一次為原則,若是自己料理的話,番茄鯖魚湯麵或是薄鹽烤鯖魚,都能凸顯鯖魚美味;平常若是有機會吃到日本料理,就考慮點一份比較少吃到的鯖魚吧!
第七名:鮭魚
鮭魚也是補充優質維生素D的來源,比鯖魚來的容易取得,料理起來也有更多變化,無論是午餐來片烤鮭魚,還是晚餐來碗鮭魚味噌湯,都是簡單又美味的選擇。
此外,旗魚和鮪魚雖然也富含維生素D,但根據食藥署最新的飲食指南建議,六歲以下幼童及孕婦應少吃旗魚和鮪魚,以免因魚肉內可能累積的甲基汞,影響幼兒或胎兒的腦部發展,如要攝取每個月不宜超過一份約35公克。
第八名:鰻魚
大家都聽過吃鰻魚能增強男性生殖能力,日本在二戰後,還為此興起吃鰻魚的熱潮呢!鰻魚除了富含鈣質與維生素D,也是 EPA和DHA最高的魚類之一,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降低血脂、抗動脈硬化、抗血栓,還能為大腦補充必要的營養素。
年長者大多沒有攝取牛奶或乳製品的習慣,如果想要幫助長輩們補鈣的話,不妨考慮在餐桌上端上一碗香噴噴的鰻魚飯, 容易入口還能補充各類營養,每週建議攝取一至兩次即可。
第九名:地瓜葉
價格親民又好取得的地瓜葉是台版的超級食物,除了它的高纖能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秘症狀外,其內含的維生素K能影響成骨作用、骨密度與骨骼強度,在預防骨質疏鬆上,與鈣質和維生素D並列三大重要營養素。國內本土綠色葉菜類中,包括莧菜、青江菜、菠菜和地瓜葉等,其維生素K1含量都高於300µg/100g,因此可以多多攝取喔!
第十名:雞肉
雞肉中含有的豐富蛋白質是構成骨基質的重要成分之一,適量的蛋白質攝取與維持正常的鈣恆定作用具有高度相關性。35公克的雞肉裡約含有7公克的蛋白質,再加上飽和脂肪較少,是肉類的好選擇。
雞肉是國人餐桌上的常見食材,可以搭配香菇熬成雞湯,也可水煮雞胸肉拌入菜,不管中式或西式都很適合,甚至簡單的微烤即可食用,健康又可以順便減重。程涵宇建議,烹調時先去除雞皮可以減少油分,並盡量避免使用油炸的料理方式,才能吃得輕鬆健康無負擔唷!
(記者夏曉雉、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補鈣卻導致便秘?醫曝「3大關鍵原因」:第2點超多人忽略 這樣做才能改善
·吃起司補鈣!醫推「這1種」含鈣量較多,乳糖不耐症也適合 選擇1標示更無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