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以為罹患糖尿病後,就完全不能碰任何甜的東西,否則血糖就會飆升,實際上,良好的糖尿病控制關鍵在於「血糖穩定」,而非一味忌口或完全禁止甜食。
國民健康署網網站中的闢謠專區,就有民眾疑惑:「糖尿病個案不能吃甜的食物,以免血糖過高?」
闢謠專區的回覆如下:
良好的糖尿病控制在於血糖穩定,醣類總量是主要影響血糖的因素之一,但精緻糖類(如蛋糕點心、餅乾)或含糖飲料很容易讓血糖上升,故在飲食上應配合專業醫師與營養師的建議,以「均衡飲食」為主,每餐攝取固定醣量,減少食用精緻糖類及加糖食物,並以蔬菜、適量肉類及蛋白質攝取等,避免血糖快速上升,達到穩定控制血糖。
碳水化合物總量是關鍵
影響血糖的最大因素是「碳水化合物總量」(簡稱醣類),這包含了各類澱粉、糖分及含糖飲料等。特別是精緻糖類(如蛋糕、甜點、糖果、餅乾、含糖飲料等)因為消化吸收速度快,會讓血糖在短時間內迅速飆升,因此應謹慎攝取。
不過,這並不代表糖尿病患者一輩子都得和甜食絕緣。在專業醫師與營養師的指導下,糖友是可以「適量、計畫性地」吃到想吃的甜點或水果。重點在於「總醣量控制」與「攝取時機與方式」。
控糖飲食建議重點
1.均衡飲食為基礎
每餐應包括適量的全穀類(非精緻澱粉)、蔬菜、蛋白質(如豆魚蛋肉)與健康脂肪,以降低餐後血糖波動。
2.固定每餐醣量攝取
餐與餐之間保持穩定的碳水攝取量,有助於避免血糖大起大落。
3.避免精緻糖與添加糖
避免或大幅減少如糖果、甜飲、精緻甜點、手搖飲等,改以低GI(升糖指數)食物替代,如水果全品、地瓜、燕麥等。
4.聰明吃甜食:要計畫、配比例、挑時間
偶爾想吃甜點時,可將甜食的醣量納入當餐總醣量中,同時搭配膳食纖維與蛋白質,有助延緩糖分吸收,降低血糖衝擊。
5.搭配規律運動與血糖監測
維持適當運動與定期測量血糖,有助於了解個人對食物的血糖反應,更能靈活調整飲食。
(記者 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巧克力鮮奶油不是最肥!營養師揭「12款常見蛋糕」卡路里 糕體選這1種熱量較低
·蛋糕吃不完放冰箱就好? 揭「5個你為正確卻錯很大」的保存觀念:微波解凍也不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