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健康 突然站起頭暈?醫警告:可能是血壓太高 恐與「這... 2025.09.26 15:49 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就感到一陣頭暈、眼花?多數人會直覺聯想到「低血壓」,但其實也可能是另一種較少被注意的血壓問題「姿勢性高血壓」。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許芷瑜指出,目前普遍認為從坐姿站起時,收縮壓上升&... 健康 人人都適合植牙嗎?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什麼? 2025.09.22 15:43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植牙是「人工植牙」的簡稱,是一種修復缺牙的技術,也就是經由後天的人工方式種植牙齒或植入牙齒,而非天生的自然牙齒,又有人生中的「第三副牙齒」之... 健康 不胖、不愛甜卻驗出「糖尿病前期」?醫靠1招逆轉 ... 2025.09.19 15:18 「空腹血糖 107 mg/dL!」減重醫師蕭捷健分享,當年自己還是住院醫師,看到這個數字時嚇了一跳。雖然父母雙方都有糖尿病體質,但我不胖、不常喝含糖飲料,卻已踏入糖尿病前期的門檻。吃得不多,血糖依然失... 健康 3徵兆恐已糖尿病初期!醫曝控糖關鍵 「飯後堅持1... 2025.09.17 17:03 隨著現代飲食的西化與精緻化,生活節奏的緊張化,五花八門的夜生活,甚至3C電子產品的普及化,都可能讓大家陷入糖尿病的風險中,一旦發現自己開始出現口渴、頻尿、容易飢餓、疲勞或是視線模糊等症狀,都有可能已經... 健康 馬鈴薯「這1吃法」恐害糖尿病! 研究揭罹病率多出... 2025.09.06 15:10 馬鈴薯怎麼煮都好吃,但烹調方式的不同,可能決定所帶來的健康風險!近期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每週吃三次炸薯條,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20%,而其他烹調方式如水煮、烘烤或製成馬鈴薯泥,... 健康 糖胖症治療新趨勢:早期介入+體重管理 突破單純控... 2025.09.05 15:31 一名40多歲患者,兩年前健檢發現糖化血色素(HbA1c)為6.1,屬於糖尿病前期。雖然他積極運動、控制飲食,但兩年後數值仍升至6.4,逼近糖尿病的門檻。凱程診所院長、家庭醫學科張凱傑醫師指出,這些生活... 健康 三高人口近500萬!亞東啟動國際臨床試驗 為糖心... 2025.09.01 16:23 近年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腎臟病患者人數持續增加。根據統計,台灣三高相關人口已接近500萬人,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更容易引發心臟衰竭、中風及腎臟衰竭等嚴重併發症。如何在早期就獲得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 健康 無糖飲料真的比較健康? 研究揭「這1成分」糖尿病... 2025.09.01 15:52 立法院於114年8月5日三讀通過修正「貨物稅條例」,包裝無糖飲料正式免課徵15%貨物稅,並要求業者將減稅利益回饋消費者。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此舉旨在發揮貨物稅引導消費行為,以健康因素為考量鼓勵民眾選擇... 生活 脖子粗藏健康警訊? 研究: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2025.08.31 21:56 你知道「脖子粗」不只是體型問題,還可能是健康風險的警訊嗎?國外研究指出,頸部尺寸可反映內臟脂肪的分布情況,頸圍愈粗,罹患心血管疾病、第2型糖尿病風險愈高,甚至與睡眠呼吸中止症也可能相關。臺安醫院心臟內... 生活 打哈欠不只是想睡覺! 醫:小心是「4大疾病」早期... 2025.08.31 16:01 打哈欠有可能不是單純想睡覺!醫師提醒,若近期出現頻繁且無預警的打哈欠,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訊,涉及神經、心血管或代謝系統疾病,千萬不可大意。哈欠連連! 當心腦中風、心肌梗塞、心絞痛警訊醫師指出,若短... 健康 流感可致重症! 醫師警示:長者與慢性病患者風險最... 2025.08.31 15:22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流感不再只是季節性疾病,對高齡與有慢性病的族群來說,更可能引發重症、造成家庭照護壓力。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日前舉辦流感衛教記者會,邀請柔道國手楊勇緯與人氣LINE角色「醜白兔」... 健康 降低體內1物質 是預防、改善血糖的關鍵 2025.08.31 15:13 丙烯醛(Acrolein)是一種常見且有害的化學物質,具有致癌風險,例如肺癌。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透過空氣污染、吸菸、烤肉煙霧或高溫油炸食物接觸到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 健康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要吃低GI?醫師:控血糖、抗肥胖... 2025.08.31 15:10 很多人聽過GI值(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卻不太清楚它和血糖控制的關係。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科主任黃莉棋說明,GI值代表食物讓血糖升高的速度,以白吐司(GI=100)作為參考... 健康 外食族糖尿病飲食6大守則 吃對不怕血糖失控 2025.08.30 15:23 很多人以為有些食物能「降血糖」,其實錯了!不管吃什麼,血糖都會上升,只是升高的速度和幅度不同。想要穩定血糖,應選擇低GI食物,並注意總熱量固定、少油少鹽,減少精緻澱粉和糖分。用餐時先吃蔬菜或喝湯,能增... 健康 肩膀僵硬不是小事!中醫提醒「五十肩」年輕化 久坐... 2025.08.26 15:47 天氣炎熱,許多人貪圖冷氣舒適,卻因長時間受寒或維持同一姿勢,肩膀出現僵硬、痠痛等不適。恩主公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鄭傑元提醒,若出現肩膀僵硬、夜間痛醒、手舉不起來等症狀,恐怕不只是肌肉疲勞,而是「五十肩」... 健康 白天嗜睡恐增糖尿病風險 專家建議小睡別超過1小時 2025.08.26 15:00 許多長輩習慣在白天小睡補充體力,適度午休確實有益健康,但時間一旦過長,恐怕反而增加疾病風險。根據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發現,白天若總是昏昏欲睡,糖尿病風險會提高56%;若午睡超過1小時,罹病風險則增加46%... 健康 醫揭維生素D真相:防癌、防糖尿病有效? 「4種人... 2025.08.11 16:45 打開電視或手機,都能看到各種推薦維生素D的廣告。不僅促進骨骼健康,還講到預防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好像補充維生素D就能飛天遁地、無所不能。但這些都有醫學實證嗎?或者都是智商稅呢?補充維生素D 4... 健康 飯後走一走好處多!研究揭5分鐘就能降1病風險 5... 2025.08.10 15:52 吃完晚餐後,多數人可能只想躺在床上休息滑手機,不過飯後起身散散步,不僅可以幫助消化,也是一種輕鬆、不費力的運動。根據《每日電訊報》的報導指出,晚餐後出門散步還有助於降低大腸癌、第二型糖尿病、失智症、心... 健康 想改善膽固醇?研究:白飯換「這1物」顯著有效 糖... 2025.08.10 15:34 吃豆不只有喝豆漿,研究發現,看似平凡的鷹嘴豆與黑豆,竟是抗慢性病的秘密武器!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最新研究證實,每天吃1杯豆類,不僅有助降低總膽固醇,更能有效減少體內發炎反應,對「糖尿病前期」族群尤其有益... 生活 糖尿病藥新用處! 北醫大研究:有望降低失智風險 2025.08.09 19:01 用於糖尿病治療的藥物有了新用處!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人口老化與失智症議題備受關注。台北醫學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治療用藥「二甲雙胍」不僅能協助血糖控制,對肥胖患者而言,長期使用還有機會將罹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