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生活 打哈欠不只是想睡覺! 醫:小心是「4大疾病」早期... 2025.08.31 16:01 打哈欠有可能不是單純想睡覺!醫師提醒,若近期出現頻繁且無預警的打哈欠,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訊,涉及神經、心血管或代謝系統疾病,千萬不可大意。哈欠連連! 當心腦中風、心肌梗塞、心絞痛警訊醫師指出,若短... 健康 流感可致重症! 醫師警示:長者與慢性病患者風險最... 2025.08.31 15:22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流感不再只是季節性疾病,對高齡與有慢性病的族群來說,更可能引發重症、造成家庭照護壓力。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日前舉辦流感衛教記者會,邀請柔道國手楊勇緯與人氣LINE角色「醜白兔」... 健康 降低體內1物質 是預防、改善血糖的關鍵 2025.08.31 15:13 丙烯醛(Acrolein)是一種常見且有害的化學物質,具有致癌風險,例如肺癌。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透過空氣污染、吸菸、烤肉煙霧或高溫油炸食物接觸到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 健康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要吃低GI?醫師:控血糖、抗肥胖... 2025.08.31 15:10 很多人聽過GI值(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卻不太清楚它和血糖控制的關係。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科主任黃莉棋說明,GI值代表食物讓血糖升高的速度,以白吐司(GI=100)作為參考... 健康 外食族糖尿病飲食6大守則 吃對不怕血糖失控 2025.08.30 15:23 很多人以為有些食物能「降血糖」,其實錯了!不管吃什麼,血糖都會上升,只是升高的速度和幅度不同。想要穩定血糖,應選擇低GI食物,並注意總熱量固定、少油少鹽,減少精緻澱粉和糖分。用餐時先吃蔬菜或喝湯,能增... 健康 肩膀僵硬不是小事!中醫提醒「五十肩」年輕化 久坐... 2025.08.26 15:47 天氣炎熱,許多人貪圖冷氣舒適,卻因長時間受寒或維持同一姿勢,肩膀出現僵硬、痠痛等不適。恩主公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鄭傑元提醒,若出現肩膀僵硬、夜間痛醒、手舉不起來等症狀,恐怕不只是肌肉疲勞,而是「五十肩」... 健康 白天嗜睡恐增糖尿病風險 專家建議小睡別超過1小時 2025.08.26 15:00 許多長輩習慣在白天小睡補充體力,適度午休確實有益健康,但時間一旦過長,恐怕反而增加疾病風險。根據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發現,白天若總是昏昏欲睡,糖尿病風險會提高56%;若午睡超過1小時,罹病風險則增加46%... 健康 醫揭維生素D真相:防癌、防糖尿病有效? 「4種人... 2025.08.11 16:45 打開電視或手機,都能看到各種推薦維生素D的廣告。不僅促進骨骼健康,還講到預防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好像補充維生素D就能飛天遁地、無所不能。但這些都有醫學實證嗎?或者都是智商稅呢?補充維生素D 4... 健康 飯後走一走好處多!研究揭5分鐘就能降1病風險 5... 2025.08.10 15:52 吃完晚餐後,多數人可能只想躺在床上休息滑手機,不過飯後起身散散步,不僅可以幫助消化,也是一種輕鬆、不費力的運動。根據《每日電訊報》的報導指出,晚餐後出門散步還有助於降低大腸癌、第二型糖尿病、失智症、心... 健康 想改善膽固醇?研究:白飯換「這1物」顯著有效 糖... 2025.08.10 15:34 吃豆不只有喝豆漿,研究發現,看似平凡的鷹嘴豆與黑豆,竟是抗慢性病的秘密武器!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最新研究證實,每天吃1杯豆類,不僅有助降低總膽固醇,更能有效減少體內發炎反應,對「糖尿病前期」族群尤其有益... 生活 糖尿病藥新用處! 北醫大研究:有望降低失智風險 2025.08.09 19:01 用於糖尿病治療的藥物有了新用處!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人口老化與失智症議題備受關注。台北醫學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治療用藥「二甲雙胍」不僅能協助血糖控制,對肥胖患者而言,長期使用還有機會將罹患失... 健康 背腹劇痛竟是血糖性神經痛 醫揭這些症狀最常見 2025.08.08 16:16 61歲的譚先生喜愛美食加上本身經營餐廳,導致他罹患糖尿病,長期靠藥物控制病情。半年前開始,譚先生出現背部、腹部疼痛,甚至痛到無法入睡,到羅東博愛醫院全人疼痛照護中心給醫師檢查,才發現是罕見的「血糖性神... 健康 沒時間運動? 醫大讚「1動作」就能提升肌肉量、... 2025.08.05 15:55 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罹患糖尿病的人口約有257萬,也就是10個人裡面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除了高糖、高熱量、少纖維的飲食外,「缺乏運動」也是現代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然而,許多人因為生活忙碌,難以騰... 健康 老年糖尿病控糖不用太嚴? 醫揭「安全範圍」:不是... 2025.08.04 16:08 75歲女性罹患第2型糖尿病逾20年,平時服用口服藥及基礎胰島素控制血糖。近半年因體重減輕、食慾下降,血糖時常忽高忽低,且經常在午睡後容易出現頭暈、冒冷汗等症狀,至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偉輔... 健康 病態性肥胖危害大於吸菸 運動樂趣助控食慾減重更有... 2025.07.28 15:50 肥胖早已是全球公共衛生的重要課題,不僅提升罹患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也大幅縮短壽命。最新研究顯示,病態性肥胖對健康的威脅甚至超越吸菸,提醒大家重視體重管理,積極改善生活習慣。眾所周知,肥胖者罹患高血壓、... 健康 高齡糖尿病患者管理新趨勢 高個人化目標與科技助... 2025.07.26 15:00 75歲女性糖尿病患者因體重減輕、食慾下降及血糖波動大,合併低血糖與肌少症症狀,經奇美醫院內分泌科醫師黃偉輔診斷後,透過連續血糖監測(CGM)、營養調整與復健治療,三個月內血糖控制改善,體力和步態均有所... 健康 想戴牙套?先看看你適不適合 3種身體狀況矯正恐更... 2025.07.24 15:22 牙齒矯正雖已相當普及,從金屬牙套、陶瓷到隱形矯正器選擇多元,療程也日益精緻。但矯正並非人人適合,若忽略自身健康條件,反而可能對牙齒與全身健康造成更大傷害。以下3類族群,在考慮牙齒矯正前務必先與專科醫師... 健康 近3成國人有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2025逆轉... 2025.07.11 15:29 你知道嗎?每10位國人中,就有將近3人有代謝症候群!國民健康署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三年來已協助 近39萬人展開健康管理,有效降低糖尿病、中風等慢性病風險。現在更推出【2025逆轉代謝 健康加值... 健康 糖尿病就不能吃甜食? 掌握「這關鍵」才是控糖之道 2025.07.08 15:37 許多人以為罹患糖尿病後,就完全不能碰任何甜的東西,否則血糖就會飆升,實際上,良好的糖尿病控制關鍵在於「血糖穩定」,而非一味忌口或完全禁止甜食。國民健康署網網站中的闢謠專區,就有民眾疑惑:「糖尿病個案不... 健康 水果非人人都能吃!腸胃、腎病、糖尿病患者要避開這... 2025.07.07 15:37 水果雖然富含營養、對身體有多種益處,但並非人人都能「毫無限制」地食用。尤其是患有慢性病或特殊體質者,更需要留意水果的性質與可能引發的健康風險。中醫師陳旺全提醒,例如胃炎患者,由於胃部本身正處於發炎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