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歲的林先生五個月前在右腳大拇指發現一小塊深黑色斑點,原以為是先前撞傷留下的瘀血,沒想到黑斑一個月前開始擴大,即使到社區診所就醫仍被當成瘀青未消,所幸女兒提高警覺,陪同他到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尋求第二意見。

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廖澤源表示,以皮膚鏡檢及切片病理檢查確診為肢端黑色素瘤,屬惡性度最高的皮膚癌之一,為阻斷腫瘤進一步轉移,林先生隨即轉至整形外科接受廣範圍切除與截肢評估,手術順利,術後恢復良好並定期回診追蹤。

皮膚癌三大類 黑色素瘤最凶險

1.基底細胞癌:最常見,生長慢,轉移風險低,常出現在臉部、耳朵、頸部等日曬區域。

2.鱗狀細胞癌:次常見,具一定轉移風險。

3.黑色素瘤:雖較少見,卻可能快速轉移至淋巴、肺、肝、腦等器官,威脅性最高。

根據衛福部癌症登錄,國內每年約新增 2,000 例皮膚癌,已列十大癌症之一,且發生率持續上升。

肢端黑色素瘤 常被誤認為瘀血

*好發位置:手指、腳趾、手掌、足底等四肢末端。

*致病因素:與基因變異相關,早期常無痛感,外觀似撞傷瘀青,易被忽略。

*治療首選:手術廣泛切除,必要時截肢;術後視情況加上免疫或標靶治療。

*術後重點:定期追蹤、傷口護理、復健訓練。

自我檢查「ABCDE」 及早發現保命關鍵

AAsymmetry):左右不對稱

BBorder):邊緣不規則、鋸齒狀

CColor):顏色不均、深淺不一

DDiameter):最大直徑 > 6 mm

EEvolving):短期內擴大、隆起、潰瘍或出血

若黑斑符合上述任一特徵,或出現潰瘍、癢痛等現象,應立即就醫,由皮膚科醫師進行皮膚鏡與切片檢查,把握「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黃金期。

醫師3提醒

1.留意皮膚變化:定期檢視四肢末端與指甲縱紋,發現異常應拍照記錄並儘速就醫。

2.做好防曬:雖然肢端黑色素瘤與紫外線關聯較低,仍建議戶外活動勤擦防曬霜、戴帽子、穿長袖。

3.家族史更要注意:若家族曾罹患黑色素瘤,風險較高,需定期皮膚檢查。

及早察覺黑色斑變化、尋求專業診斷,才能有效提升存活率,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記者李政純 圖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

延伸閱讀:
 .
洗澡時發現一顆新痣該擔心嗎?醫師教你5招自我檢查黑色素瘤警訊
.身上突然長痣恐是癌! 醫揪「3大易被忽略警訊」:指甲、腳底要注意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