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與成功有約》的作者、領導力專家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曾在《七個習慣打造幸福家庭》中寫道:「家庭聚餐十分重要,即使每週只聚一次,那一頓飯也能成為家的核心時刻。若這頓用心準備的餐食吃得愉悅,餐桌便不只是吃飯的地方,更像是一張聖餐檯。」

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餐桌始終是家的象徵,也是情感交會的場域。一家人圍坐,共享熱菜熱湯,不只是填飽肚腹,更是一種陪伴與凝聚。

你,上一次與家人共餐是什麼時候?和自己吃飯又是什麼時候?你家的餐桌有著什麼樣的風景?

一道菜 喚起家的專屬記憶

在許多人的記憶裡,家的味道,往往是從廚房開始。

那是下班放學的時刻,母親早已在廚房忙碌,切菜、將煎魚翻面,再確認排骨湯是否煮到入味。煮食,不只是張羅一頓飯,更是一種無聲的日常儀式,在每個平凡的早晚,把一家人牽回同一張餐桌旁。

煮飯是家庭生活的節奏,也是維繫關係的方式。誰愛吃芋頭、誰不碰香菜、誰今天多添了半碗飯,這些細節默默記錄著一個家最真實的互動與關心。那鍋燉湯不只是湯,那碗飯也不只是飯,而是日日夜夜堆疊出的親密與熟悉。

有時候,一道菜能喚起的,不只是味蕾的記憶,更是整個家的身影。許多家庭都有一種「只有我們家才這樣煮」的味道,或許是多加一匙醬油的滷肉飯、只放老薑不放蒜的雞湯,或是那碗永遠煮得偏甜的味噌湯。這些細節,未必寫在食譜裡,卻深深刻在每個人的心裡。

當你吃到某種熟悉的味道,就會想起母親在廚房忙碌的身影,或是全家齊聚的節日聚餐。那些味道,不只是來自食材或調味,而是來自一次次的重複、一餐餐的陪伴,最終成為一種關於「家」的專屬記憶。

家的味道 讓人永難忘懷

然而,在時代的演進下,由於社會與家庭結構的改變,愈來愈多的家庭難得開伙,餐桌成為聊備一格的存在。

隨著雙薪家庭成為主流,女性不再只是家庭主婦,而是白天也得奔走在職場的現代母親。晚上的廚房不再是她們唯一的責任場域,而成為時間與體力之間的權衡結果。加上工時延長、生活步調加快,煮一頓飯的心力與代價,往往遠超過外出覓食的方便與效率。

現代家庭人數變少,連煮飯也變得「不划算」。冰箱裡的青菜還沒吃完就壞了,成為許多人不願下廚的理由。而家庭成員經常各有不同作息,有人早出晚歸、有人夜班、有人補習,難有時間交集。曾經一日三餐定時共聚的生活節奏,如今只剩下週末或節慶偶爾復現。

另外,台灣是外食天堂,想在外頭吃一餐好吃又平價的飯並不難。外食的便利與省時,讓家庭煮食不再成為日常功課。街頭巷口,便當店、麵攤、滷味攤林立;走幾步就有一家便利商店,全天候供應各種微波餐盒。如果不想出門,還可以叫外送,手機APP下單,餐點直接送到門口。對生活節奏緊湊的現代人而言,外食不只是習慣,而是一種有效率的生活策略。

於是,不是人們不願意煮了,而是這個社會的架構與節奏,讓煮食變成了「偶爾為之」的選項。

即便如此,來自家庭餐桌上的味道,仍然會在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媽媽牌滷肉飯的鹹香、外婆花費整個早上所熬煮的濃郁補湯,往往都成為許多人離家後難以忘懷的記憶。對許多人來說,自己煮或許不再每天發生,但那些「家的味道」,才是真正可以讓心安頓的地方。

生活節奏改變 餐桌重新被看見 

外食的便利,讓現代人可以在時間夾縫中快速獲得溫飽,但仍有許多人深信:「自己煮的,總是比較安心。」除了對健康與衛生的考量,家裡煮的飯菜往往還多了一層情感的溫度。從菜色的安排、食材的挑選到烹調的方式,每一個細節,都藏著對家人的理解與關心。

相比之下,外食雖然能迅速填飽肚子,卻難以補足那種「被照顧」的感受。「買個便當回家吃」與「有人等你回來、熱了飯菜」之間的差別,從來不只是食物的不同,而是背後是否有人為你花了心思。

在多數人的經驗中,外食多半是臨時、機能性的選擇,講求效率、速戰速決;而家庭煮食,則像是一場小小的儀式,承載著情感與記憶。即使我們的生活愈來愈倚賴外食,但在內心深處,仍舊嚮往「那一桌為我煮的飯」。

後疫情時代,許多原本習慣外食的家庭,三餐重心回到廚房與餐桌,讓家成了料理與共食的主場景。

隨著下廚次數大增,食材採購方式也跟著轉變,從網購生鮮到囤積冷凍食品,成了生活新常態。有些人認為冷凍食品不健康、不新鮮,但事實正好相反,現在的冷凍技術能在食材最鮮美的時刻急速鎖冷,減少營養流失。冷凍食品也能在有限時間裡,輕鬆完成料理,讓美味上桌。對現代父母來說,可以減輕備餐壓力;對下廚新手來說,即使沒有好手藝,也能為家人端出好味道。

當然,更有家庭意外從中找到樂趣。有人挑戰廚藝、創意變化現成食材,讓餐桌多了份儀式感與驚喜。同時,對「輕鬆煮」的需求快速升高,從便利備餐到食材配送,相關服務成為現代家庭的新寵。

「輕鬆煮」並不是偷懶的代名詞,而是展現出一種更聰明的生活選項。少了準備食材的繁瑣過程,把時間留給更重要的事:陪伴和對話。當下廚不再有壓力,餐桌氛圍也變得自在,讓廚房再度回歸家庭核心,不只是備餐的場所,更是成為家人互動、生活重組的起點。

本文摘自《距離1公尺的愛》(有光文化出版)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嘴巴沒停過、吃到撐!專家示警「圍爐1動作」恐致胃癌 防腸胃不適、解便秘「餐後要這樣吃」
.東坡肉還不是最肥!一張圖揭「年菜熱量排行」 吃一餐恐爆2000卡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