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40,拿書越拿越遠?視力模糊、眼睛疲勞、閱讀困難?其實這些都是老花眼的徵兆,老花眼是眼睛自然老化的過程,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
老花眼原因?
眼科羅英源總院長說明,年紀大了,眼睛裡的水晶體就像老化的鏡頭,逐漸失去調節焦距的能力。水晶體是眼球內負責調節焦距的透明組織,隨著年齡增長,其蛋白質結構改變,彈性下降,讓眼睛調焦能力變差,看近物體時會模糊不清。這種情況通常40歲左右開始出現,是人體正常老化過程的一部分,幾乎每個人到一定年紀都會經歷。

老花眼徵兆症狀?
老花眼的症狀通常在40歲之後逐漸出現,最初可能不太明顯,但隨著年齡增長會越來越明顯。典型症狀是近距離閱讀時感到吃力,常需將書報拿得更遠才能看清楚字體,閱讀一段時間後會感到眼睛疲勞、酸澀,甚至頭痛。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中這些症狀會更明顯,特別是晚上閱讀時,而這些不適也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老花眼吃什麼?
老花眼是自然老化現象,雖然無法透過飲食完全預防或逆轉,但適當攝取對眼睛有益的營養素可以幫助維持整體眼睛健康,減緩視力退化速度。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深色蔬果、富含維生素 A、C、E 的食品、omega-3 脂肪酸以及含鋅、硒等礦物質的食物都有助於眼睛健康。均衡飲食比單一補充劑更為重要,搭配良好用眼習慣效果更佳。
1、抗氧化物質:深色蔬果如藍莓、黑莓、葡萄、胡蘿蔔和菠菜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和類胡蘿蔔素,可以幫助減少自由基對眼睛造成的氧化損傷,保護視網膜和水晶體健康,對延緩眼睛老化有一定幫助。
2、omega-3脂肪酸食物:鮭魚、鯖魚、鮪魚等深海魚類,以及亞麻籽、核桃等堅果含有豐富的 omega-3 脂肪酸,有助於維持眼睛淚膜健康,減少乾眼症狀,間接改善老花引起的視覺疲勞,並有助於視網膜細胞健康。
3、葉黃素與玉米黃素:蛋黃、玉米、菠菜、羽衣甘藍等食物富含葉黃素和玉米黃素,這兩種類胡蘿蔔素能有效過濾藍光,保護視網膜黃斑部,減少光線對眼睛的傷害,對於長時間用眼者特別重要,能減輕視覺疲勞症狀。

老花眼可以治好嗎?
老花眼是一種自然老化現象,是因為眼睛水晶體老化失去彈性所導致,目前的醫學技術尚無法逆轉這種自然老化過程,因此嚴格來說老花眼無法被「治好」。
不過,現代醫學提供多種方法可有效改善老花眼症狀,包括配戴老花眼鏡、多焦點隱形眼鏡、雷射手術或晶體置換手術等。這些方法雖然無法恢復眼睛的自然調節能力,但能有效解決視力問題。

老花眼會越來越嚴重嗎?
老花眼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自然生理變化,當我們年齡增長,眼睛的水晶體會逐漸失去彈性,調節能力持續下降。一般來說,老花眼從40歲左右開始出現,到60-65歲左右會達到相對穩定狀態,在這段期間,近距離視力會逐漸減弱,需要調整眼鏡度數。這個過程無法完全阻止,但良好的用眼習慣和定期檢查可以幫助管理症狀。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遠視、老花「都是近的東西看不清楚」,該怎麼分?醫解析差異 出現年齡也不同
·「老花眼突然好轉」小心是白內障惡化!醫曝下場 1情況建議要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