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 每天2杯美式小心頭痛、腹瀉!營養師點名「6種人」... 2022.05.24 20:20 你每天都要喝咖啡,才會有醒來的感覺嗎?咖啡已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日常飲品,上班族幾乎人手一杯咖啡,但你注意過攝取量嗎?有哪些該注意的呢?注意咖啡因攝取 應小於300~400mg依每天咖啡因攝取量建議應&... 健康 韓國「這口味辣雞麵」配料包農藥超標 1400公... 2022.05.24 20:00 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公布邊境稽查不合格結果,其中由岢利亞貿易公司進口「SAMYANG火辣雞肉風味鐵板炒麵(咖哩風味)」共1400公斤商品,其配料包檢出殘留農藥ethylene oxide共0.368ppm... 健康 健保雲端增「新冠4類對象」警示 供門診醫師快速辨... 2022.05.23 21:42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表示,鑒於國內疫情進入廣泛社區流行,該中心隨疫情動態調整「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TOCC提示,以提供醫師診療參考,並新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檢驗陽性個案」,提示對象... 健康 確診最常出現「7大症狀」 中醫授「應對穴位」按... 2022.05.23 20:35 感染Omicron變異株,大多數都為輕症,可能伴隨有發燒、咳嗽、疲倦、肌肉痠痛、沙啞、失去嗅覺等症狀,對此,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天然藥物學博士高定一醫師表示,在近期透過視訊問診過程發現,感染新... 健康 胃痛吃胃藥小心副作用!專家揭「服藥須知」:恐增骨... 2022.05.23 20:30 許多人習慣在醫療院所看診後會詢問醫師是否有開立胃藥?但是,真的有需要嗎?主管機關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說到:其實大部分藥品只要正確服用,並不會對胃產生負擔!許多胃藥為非處方藥 應諮詢藥師謹慎服用... 健康 兒童退燒冰枕、散熱貼片、退燒藥哪個效果好?破解「... 2022.05.23 20:22 隨著疫情升溫,確診人數也跟著往上攀升,除了大人外,還有許多小朋友,其中常見發燒症狀,讓父母著急不已,而一旦對病人的發燒做出不適當的處置,有時反而有幫倒忙的危險。這些因素會影響體溫 發燒標準一次看根據國... 健康 兒童確診冒「8症狀」恐是腦炎重症前兆!小心留下後... 2022.05.23 19:50 近日發生幾起兒童感染Omicron,進而引起腦炎致死案例,讓家長擔心不已,究竟什麼是腦炎?有哪些症狀?需要注意什麼?腦炎常見症狀 未及時治療恐留後遺症根據羅東博愛醫院資料顯示,兒童腦炎指的是因為某些病... 健康 減肥嘴饞忍不住?營養師認證「10種熱量200卡↓... 2022.05.22 20:42 下午肚子餓、半夜肚子餓,該不該吃點東西?又該吃點什麼對身體好且無負擔呢?肚子餓這樣吃 不爆量、減負擔營養師程涵宇分享,10種低卡健康零食清單,每種絕對低於200大卡,而且是介於100-200大卡,是一... 健康 打3劑染Omicorn=超級免疫力? 何美鄉提見... 2022.05.22 20:30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近日在演說時提到,如果能在接種3劑疫苗後感染Omicron,將成為最佳的「超級免疫力」。實際上何美鄉過去便多次宣傳這項說法。何美鄉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綜合... 健康 確診鼻塞用薄荷棒、薄荷鼻吸劑有效嗎?醫揪「1NG... 2022.05.22 20:20 現代人生活忙碌,常常需要提神用品,加上城市空氣品質每況愈下,鼻塞成為不少人的通病!因此許多人都會隨身攜帶著號稱可提神、能解鼻塞的「薄荷棒」或「薄荷鼻吸劑」,究竟這些產品適不適合長期使用?緩解鼻塞常是錯... 健康 居家防疫綠色蔬菜如何保存?營養師授「存放4技巧」 2022.05.22 20:00 本土確診人數暴增,破萬人之後更是增加快速,雖然已無去年的三級警戒模式,確診者也多以輕症為主,但仍要進行居家照護。在無法出門或不方便出門採購的情況下,均以外送配合送餐或是一次大量採購,減少出入機會,但有... 健康 最新!「高風險族群血脂治療指引」出爐 壞膽固醇... 2022.05.22 19:00 您的血脂治療達標了嗎?研究發現,冠心症患者有近6成會合併發生中風、近7成合併周邊動脈疾病,卻僅5成曾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控制在100 mg/dL以內。國內四大相關醫... 健康 中醫示警「沒確診服用清冠一號副作用」!脹氣、腹痛... 2022.05.21 21:00 台灣Omicron病毒確診數大幅攀升,進入社區流行化,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在今年4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說明,清冠一號治療確診病患的案例,引起民眾熱烈討論,對此,中醫師高資承表示,清冠... 健康 長痔瘡怎辦?專家授「緊急緩解3招」:血便、肛門搔... 2022.05.21 20:46 痔瘡為現代人常見問題,隨著國人飲食的精緻化及工作久坐,使得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不少人因痔瘡而痛到舉步維艱,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到底痔瘡是什麼?形成的原因及治療方法為何?痔瘡無症狀不需治療 出現這些狀... 健康 猴痘擴散多國!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 2022.05.21 20:16 新冠疫情未平息,歐美近日傳出罕見的人畜共通傳染病「猴痘」(monkeypox)案例,截至目前為止,已累積100多例確診或疑似病例。猴痘動物傳播給人 二次傳播由人傳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猴痘是一種... 健康 降血糖藥「飯前or飯後」吃?「正確服用時機」曝:... 2022.05.21 20:00 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約有220萬名糖尿病病友,糖尿病容易引起多重併發症,例如:腦中風、心肌梗塞、週邊動脈阻塞、腎臟疾病、截肢等,又被稱為「萬病之源」,必須小心控制。降血糖藥品 正確劑量不會... 健康 兒童確診反覆發高燒怎辦? 專家授「居家退燒」自... 2022.05.21 19:30 疫情嚴峻,現在家長最怕就是小孩發燒了,怎麼辦?還要再餵一次退燒藥嗎?若孩子在這段時間快篩陽性出現反覆性發高燒,常因擔心「燒壞了腦子」,直覺地餵食退燒藥,發燒總是讓家屬非常的緊張,特別是在這段最煎熬的時... 健康 單日確診人數狂飆!醫示警「6種人」易陷群體恐慌:... 2022.05.21 19:00 近期藥局門口永遠大排長龍,不少人急於搶購實名制快篩。回顧過去:疫情初期排隊買口罩,搶購物資與衛生紙等,我們從沒遇過的疫情與戰爭等狀況,使得排隊熱潮與「XX之亂」重複上演。回顧各國出現大流行時,經常發生... 健康 居家隔離讓人憂鬱感倍增?心理師教「1撇步」每天只... 2022.05.21 10:13 近日本土疫情回溫,無論是返國、確診新冠肺炎、與確診者密切接觸等,民眾難免都會經歷「居家隔離」的情況,儘管指揮中心陸續鬆綁隔離天數,面對數日的隔離日常不免讓人感到焦慮、憂鬱。對此,諮商心理師全聯會理事、... 健康 有「1體質」的人,接種疫苗後皮膚較易長疹子 2022.05.20 21:53 56歲的張女士,健康狀況良好,也沒有慢性與重大疾病,去年10月接受第一劑莫德納疫苗後,隔天發生低燒和注射位置局部紅腫,經過適當處理在2、3天後即緩解。但卻發現身體與四肢冒出癢疹,本來不以為意,疹子卻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