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 清冠一號公費對象將增4對象! 6大疾病也將從寬... 2022.10.14 21:29 不少確診者會考慮在居家照護期間使用清冠一號,但日前衛福部中醫藥司擬限縮清冠一號的公費適用對象,引發批評後,衛福部決議適度放寬公費清冠一號適用範圍。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在11日證實,將新增4項... 健康 最新研究:每週紅肉攝取別超量 可能會提高心血管... 2022.10.14 21:28 過去大家都認為吃豬、牛、羊等紅肉,可能會使健康風險升高。2019年的一項研究卻指出「減少吃紅肉或加工肉品對健康提升很有限」,但最新研究發現,每週吃2份紅肉、加工肉或禽肉,可能會提高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健康 不只新冠、流感會傳染 加拿大發現「2慢性病」可... 2022.10.14 21:26 心臟病、糖尿病,真的是因為吃太甜、吃太油引起的嗎?加拿大研究團隊發現,這些疾病很可能是「傳染」來的。未來,這些疾病不僅是可以治療的,還可能透過「干擾傳染途逕」而預防疾病發生,研究刊登在《科學期刊》。許... 健康 糖尿病測血糖不用扎針?「1物質」貼在皮膚上偵測還... 2022.10.14 21:24 要針刺手指驗血糖,再打一針胰島素,這對很多被醫師建議應該要開始進行「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來說,常會覺得可怕而抗拒。一種「智慧胰島素貼片」經動物實驗顯示,貼片可同時偵測體內血糖水平,之後再注入適量胰島素,... 健康 蛀牙好痛要人命!但竟然跟「1慢性病」有關?甚至易... 2022.10.14 21:20 蛀牙不只影響口腔健康狀況,許多研究都證實,牙齒疾病與系統性疾病有密切的相關性,更與許多心血管重大疾病息息相關。牙齒疾病與系統性疾病密切相關國泰綜合醫院口腔醫學科主任楊岳炤指出,牙齒疾病與系統性疾病密切... 健康 注意!牙周病患罹患「1疾病」機率較高 是一般人... 2022.10.14 21:18 據日本研究發現,26%的腦中風病患的唾液中,帶有特殊基因的轉糖鏈球菌,而這種細菌會破壞血管內膜,導致血管阻塞或是血管破裂,進而造成腦中風。臨床上,也曾有嚴重蛀牙的病患,導致細菌感染至腦部,進而形成腦膿... 健康 心臟科醫師:「1飲品」戒掉對心血管較好 要喝注... 2022.10.14 21:17 相信大家不會反對,飲酒過量會對心臟和整體健康產生有害影響。但對於社會壓力大的現代人來說,喝點小酒放鬆心情的誘惑可能會很強烈。然而為了你的健康,過量喝酒是有害身「心」的。因為酒精會導致心律不整、高血壓、... 健康 新變異株BF.7恐很快會侵台! 專家示警疫苗疲勞... 2022.10.14 20:00 台大醫院李秉穎醫師曾在廣播節目上說,在中國檢出的新變異株BF.7很有可能會趁著邊境解封時間入侵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BF.7確實有可能進來台灣,但現在資訊不齊全。王必勝透露,近期... 生活 40歲男不菸酒胰臟炎!狂吃水果「血液黃色濃稠」、... 2022.10.14 19:38 吃蔬果很健康,但如果吃太多高糖分水果,恐怕會出現反效果,醫師葉秉威就分享,有一名男性患者因為胰臟炎住院,但他強調自己不菸不酒、而且飲食健康,結果檢查發現,他的血液是「黃色濃稠狀」,看起來超油,而且三酸... 生活 苦苓自曝身心狀況不佳 暫時停止創作、停更臉書Po... 2022.10.14 15:28 作家苦苓今(14)日在臉書突然發布,表示因為身心狀況不佳,無法繼續創作,所以包括FB苦苓(王裕仁)和Podcast《苦苓巴拉巴拉》都暫時停止更新,還請各位朋友和聽眾們多多諒解,也期待能早一天和大家在空... 生活 2歲童染3種病毒 醫:疫情讓童抵抗力變白紙 2022.10.13 22:03 秋冬是病毒傳播的好發期,但這幾年防範新冠病毒,原先常見的傳染病也跟著減少,讓許多醫師示警,台灣兒童將出現「免疫負債」的問題。兒科醫師陳木榮就遇到一位2歲病患,竟然同時檢驗出3種病毒,包含腺病毒、人類鼻... 健康 醫警告「1飲食習慣」不喝酒也傷肝! 嚴重恐致肝... 2022.10.13 21:15 1名30歲的工程師包先生,因平時工作壓力大,最愛在閒暇之餘享受美味的甜點零食來紓解壓力。這樣的型態長久下來,外型看起來僅算是中等身材,直到包先生到醫院健康檢查,才發現已有重度脂肪肝,報告裡也指出肝功能... 健康 熬夜盯著小螢幕追劇老花恐提早報到 做「這件事」... 2022.10.13 21:14 熬夜盯著小螢幕追劇,這是屬於過度用眼的壞習慣,眼睛在使用了一整天後,已經疲累痠澀,如果仍繼續盯著小螢幕看連續劇,更是加重雙眼的負擔。過度使用眼睛,加重雙眼負擔當眼睛看近物時,睫狀肌處於緊繃的狀態,就好... 健康 打噴嚏就漏尿!醫揭「婦女尿失禁高危險群」 生活... 2022.10.13 21:12 很多婦女可能一不小心,褲子就濕了一片,可能是打噴嚏就漏了一點出來。過去不少女性求助無門,現在有一門專科名為「婦女泌尿」,就是為了解決女性特有的生理構造及經歷懷孕、更年期後引起的相關問題。同時醫師指出抽... 健康 口腔冒白色小水泡恐是偽囊腫病兆! 醫揭「生成原... 2022.10.13 21:11 家中長輩時常告誡吃飯不要「說話配飯」,是真的有其道理。日前一位26歲鄭小姐,晚餐時因為一直聊天咬破左下嘴唇,一開始並不以為意,沒想到一周後左下嘴唇內側長出一顆約1公分白色圓形的小水泡,形狀規則且呈現軟... 健康 睡不著別數羊了!1圖看「超助眠食物」 泡菜、花生... 2022.10.13 21:10 根據台灣睡眠學會2017年的調查,全台約10%的人苦於慢性失眠,而且年紀越大,比例越高,50至59歲慢性失眠者上升到17%,60至69歲更是高達23%。除此之外,與10年前相比,2017年高齡者失眠情... 健康 曾在黑暗中滑手機看FB、回Line嗎?注意眼睛「... 2022.10.13 20:56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在光線不足的狀態下,看一個亮度很高的影像,會使得眼睛特別容易疲勞,因為此時的螢幕光線很強,背景光線很弱,兩者對比和反差太大,會對眼睛造成刺激,而使得視覺上感到不舒服和疲... 健康 入境0+7上路!可以出國旅遊 醫急籲「出國前必做... 2022.10.13 20:08 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10月13日起,針對國內入境旅客開始實施「入境日快篩後7天自主防疫」(0+7)政策;防疫旅館也將全面退場,改以「集中檢疫所」收容自境外移入的確診者。另外,入境後只要持2天內的快篩陰... 健康 皮膚專科林政賢醫師:皮膚不健康 醫美越做越糟糕 2022.10.13 20:00 林政賢在成大擔任住院醫師時,一位嘴唇感染念珠菌的年輕男子來求診。林政賢當下覺得病情不單純,因為這年紀的男子少有感染念珠菌,於是他著手翻閱男子之前的病歷,發現對方兩年前得過帶狀皰疹(皮蛇),再往前查,還... 健康 「還在做這些事」恐害罹痔瘡! 改善慢性咳嗽、減少... 2022.10.12 21:37 現代人久坐、少運動,加上飲食、排便習慣不佳,很容易罹患痔瘡,但多數人認為「痔瘡」是難以啟齒的隱疾,往往能忍則忍。醫師表示,痔瘡不會自行消失,一旦出現便血、疼痛,可以藥物治療緩解;當病灶嚴重大出血或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