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健康 飯後血糖大飆升!1動作高效改善 2飲食步驟穩定血... 2023.03.23 17:31 開心享用美食,又擔心血糖飆高,其實餐後只要一個簡單動作,就能有效降血糖!有一名女性患者身上配戴血糖偵側器,她發現飯後血糖數值,常常會飆高到180,不過只要去運動、走路,1小時後血糖數值就會掉到110,... 健康 「5種減重方式」都會讓體重反彈! 1吃法體重下降... 2023.03.20 20:44 在現今這樣的「看臉時代」,不少人因為下巴、腰間的贅肉感到焦躁困擾,為追求所謂的「穠纖合度」而立志甩肉。因此,生酮飲食、熱量赤字、168斷食法等減肥方法受到矚目。然而這些方法在不同體質上不一定都能達成效... 健康 「老人臭」是洗澡沒洗乾淨?醫解謎底 「愛吃2類食... 2023.03.19 21:00 「老爺爺每次從我身旁走過去,就飄來一陣臭味,不知道該不該跟他說?」老人家身上那股味道,究竟要如何改善呢?「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老人臭」的問題卻困擾很多家庭成員,這有辦法解決嗎?老人臭主因 「2-n... 健康 全台洗腎者近半數都有「1病」!專家破解5謠言 1... 2023.03.19 20:56 很多病人一聽到「洗腎」就害怕,擔心就此失去自由,或認為自己沒救了,有些病人甚至選擇逃避。其實洗腎是一種醫療方式,讓末期腎臟病的病人能有正常生活的機會。洗腎是必要的維生措施 錯誤迷思一次看高雄醫學大學附... 健康 飯後常腹痛當心! 醫驚揭:8成胃癌都這樣來的 2023.03.19 20:28 一名四十多歲的男性,近幾個月進食後有上腹部疼痛的症狀,故至胃腸肝膽科門診看診,經安排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後,發現胃部有發炎及胃潰瘍的情形,甚至於病理切片檢查中,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存在。在接受胃潰瘍相關藥... 健康 新冠肺炎死亡8成有慢性病!「1現代國病」高居第二... 2023.03.19 20:00 新冠肺炎(COVID-19)重症和死亡病人大多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史。陸續有研究發現,糖尿病與新冠病毒關係密切,互相影響。中醫師吳宛容分享,國外研究顯示在糖尿病人或高血糖的人,新冠病毒... 健康 新冠確診後又染上流感!讓免疫力維持恆定是關鍵 阻... 2023.03.14 20:43 免疫力隨著年齡增長會有所下降,長期服用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或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也可能會影響到免疫力的平衡,建議平時注意個人飲食與生活習慣,盡量讓免疫力維持恆定狀態,才能阻止病菌侵襲,避免疾病的發... 健康 女性吃巧克力緩解經痛、男性吃可以保護1器官 但要... 2023.03.14 20:40 來自於《分子營養食品學》、《食品科學期刊》吃巧克力不只有助緩解女性經期不適,研究還發現,男性吃巧克力更有保護心臟的效果。另外,蘆筍也有助肝細胞解毒的功能,代謝酒精的速度更快,可減輕宿醉不適。黑巧克力有... 健康 空氣品質差!中醫認證「9大解毒、潤肺食材」 白木... 2023.03.08 20:34 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空氣品質不良期間盡量減少戶外活動,特別是兒童、年長者、呼吸道、心血管疾病患者等敏感族群及高雄、屏東地區民眾,建議改以室內活動,並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細懸浮微粒(PM2.5)之暴露。... 健康 治療愛滋病卻變胖感到焦慮沮喪 最新!2022感染... 2023.03.06 21:47 前一陣子才有新聞表示,愛滋病有望完全治癒!在德國,全球第5例個案出現停藥4年未檢出病毒,這對於愛滋病患者、醫療界都是一個好消息,將此病例發布在《Nature Medicine》(自然醫學期刊),雖然這... 健康 別忽略高血壓也會忘東忘西!老了恐罹患1疾病 謹記... 2023.03.06 21:26 高血壓不只是老年人要擔心的疾病,中壯年期的成年人更應隨時留意自己的血壓高低。過去的研究顯示,高血壓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但其實就算尚未到達阿茲海默症的程度,認知功能出現障礙的風險也會較高。中年開始就... 健康 脫罩潮小心二次確診!營養師激推「7大抗疫食物」 ... 2023.03.06 21:14 觀光客越來越多、出國出遊的人也一窩蜂傾巢而出,雖然疫情緩和了,但大家還是更要重視,鞏固健康力。很多人認為確診過就有無敵星星,真的是這樣嗎?當心二次確診或其他變種病毒感染!避免二次確診 保護力UP這樣吃... 健康 1圖看水果什麼時候吃最好! 「1類人」最好和蔬菜... 2023.03.05 21:48 很多人會有「水果太甜太多糖不好?」的迷思,很多研究發現攝取過多的添加糖是有礙身體健康,這是指額外添加的糖包括蔗糖和果糖,但不是指水果中的糖,大量的添加糖、果糖對身體不好,但水果中的果糖含量是很安全的,... 健康 總是瘦不下來? 醫曝「你以為對的減肥法都錯了」 2023.03.02 20:40 「肥胖」問題可說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尤其台灣素有「美食王國」稱號,不少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種類,卻也是讓台人淪為「亞洲最胖體質」的元兇。除了美食琳瑯滿目使人難以忌口,還有哪些因素會引起肥胖、使個人健康出現... 健康 春寒乍暖埋危機!血壓忽高忽低 中風、心臟病風險升 2023.03.01 21:03 想要降血壓,絕大多數人自然會想到少吃鹽、加工品、油脂等,其實藉由多吃蔬果、補充膳食纖維、好的油、鈣質等,以及規律的運動,自然能夠有效降低血壓。降低血壓除了定時服用處方藥物之外,調整飲食習慣更是重要。康... 健康 肥肚恐害失智!專家揪「5種讓腦容量變小食物」 ... 2023.02.27 20:45 台灣過去的調查發現,6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18.8%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而失智症患者則有8%。失智症是緩慢進行、目前仍無法治癒的疾病,此種疾病雖然致死率不高,但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增加家庭壓力和經濟負擔... 健康 日常飲食少油少鹽!戒掉吃1食物習慣 避免癌症找上... 2023.02.27 20:26 除了遵循少油少鹽的飲食規則,日前歐美各國發起「減糖」運動,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新版《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指南》,嚴格限制每人每天糖分攝取量從10%降到5%,也就是每人每天糖的攝取不可超過25克或6... 健康 愛吃麵包、喝湯易水腫! 營養師大讚「4類快速消腫... 2023.02.26 22:26 水腫問題好惱人!女生生理期荷爾蒙變化、代謝差、過敏、少運動都和水腫有關係!營養師程涵宇建議,在飲食上可以微微調整,讓天然利尿劑好好幫助吃的、喝的一起調整,讓身體排出多餘水分,平衡掉多餘的鈉!4類消水腫... 健康 貧血補鐵要和「這些食物」錯開!「最佳補充時機」曝... 2023.02.26 20:52 許多女性飽受經痛之苦,如經血過多,常引發缺鐵性貧血,國健署調查發現,每100名19至44歲女性中,就有14人有缺鐵性貧血的問題,會出現頭暈、臉色發白、疲倦等不適症狀。營養師建議,貧血女性應多攝取紅肉、... 健康 食道癌高達9成是男性! 患者多半都踩到3大地雷 2023.02.26 20:39 依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9年有2,875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男性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9歲,約有7成個案發生於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