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發生頭痛就可以來就醫,或是頭痛影響生活、無法工作、失眠,不一定要痛到某種程度;若是發生某些危險頭痛的徵兆,則要盡快到醫院報到,像是撞到頭、突然劇烈頭痛、高齡初次頭痛,以及頭痛伴隨發燒、流鼻水、體重下降單側手腳無力、臉歪嘴斜、視覺異常、說話不清、走路不穩等神經學症狀,可以直接前往急診室。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孟祈提醒,預防頭痛發作的重要性不亞於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日常生活中的預防措施,對於減少頭痛發作頻率和強度,也是非常重要。

1.保持規律作息

充足的睡眠和規律的生活習慣,有助於減少頭痛發作,建議避免熬夜、養成規律的睡眠時間,對於預防頭痛非常重要。

2.飲食健康

避免攝取過量的茶、咖啡等含咖啡因飲品,以及酒精和高糖食物,保持均衡飲食,如果某些食物可能會誘發頭痛,應根據個人體質調整飲食。

3.適度運動

運動有助於增加腦內啡的分泌,這是一種天然的止痛物質,規律運動也可以減輕壓力,改善身心健康。

4.避免誘發因素

某些食物、氣味或環境因素可能誘發頭痛,應根據個人情況加以避免,例如:有些人對強烈的氣味或光線特別敏感,像是吸菸,應避免暴露在這些環境刺激中。

(記者郭岳潭,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
常頭痛別只吃止痛藥!營養師推薦「4大舒壓營養素」,從飲食改善偏頭痛體質
.偏頭痛有救了!臺灣團隊突破性發現血液生物標記,全球首度精準診斷邁向實現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