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歲的林先生長期飽受鼻塞困擾,不僅在開會時難以集中精神,連睡眠品質也受到影響。今年初他決定接受傳統下鼻甲切除手術,希望能一勞永逸,沒想到術後雖然鼻腔變得通暢,卻出現「越呼吸越不順」的奇怪現象,甚至有快要窒息的感覺。求醫後才發現,他罹患了俗稱「空鼻症」的罕見疾病。
林先生回憶,手術後原以為鼻塞會改善,卻始終覺得吸不到氣,每吸一口氣都伴隨乾燥、灼熱與刺痛感。「醫師說鼻子通了,但我就是覺得快窒息。」這種矛盾的呼吸感,讓他身心俱疲,直到後來透過異體骨重建手術,才終於重拾順暢呼吸的感覺。
鼻甲是人體的天然空氣濾網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徐俊傑指出,鼻腔內的「鼻甲」是人體的天然空氣濾網,負責加溫、加濕與調節氣流。若手術中切除了過多鼻甲,鼻腔空間會變得過於寬敞,導致空氣筆直流過、無法與黏膜接觸,看似通暢卻反而造成乾燥、疼痛與「呼吸不到氣」的錯覺。
「這並不是心理作用,而是鼻腔神經失去偵測氣流能力的生理問題。」徐俊傑表示,空鼻症患者常伴隨焦慮、睡眠障礙甚至憂鬱傾向,必須慎重對待。臨床上,空鼻症多見於接受傳統鼻甲切除手術者,不論術後立即或數年後出現,只要過度切除都可能誘發。
慢性鼻塞問題,要儘早就醫
目前治療以保持鼻腔濕潤或進行鼻甲重建為主,例如植入人工肋骨、異體組織或注射PRP,以恢復氣流迴旋並改善症狀。不過,黏膜或神經一旦受損仍難完全復原。
徐俊傑提醒,若有慢性鼻塞問題,應先採藥物治療或過敏控制,再考慮微創手術,並與醫師充分溝通手術方式與風險。「千萬不要貿然一次切到底,若術後出現鼻腔異常乾燥、灼熱或呼吸困難感,一定要儘早就醫。」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流鼻涕不擤恐害鼻涕倒流!醫提醒「吸鼻器使用6要點」 1動作吸得更乾淨
·鼻塞使用吸鼻器「冒2狀況」快停手! 專家揭「最佳使用3時機點」:鼻涕狂瀉、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