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車站發生性侵事件,檢警事後追查發現,嫌犯並非隨機犯案,被害女子是從香港來台灣觀光,疑似旅費用盡,從9月底開始就陸續在台北車站住了4天,兩人因此認識互動,算是朋友;但施暴時間長達10分鐘卻沒有人報案制止,心理醫師分析,可能是「旁觀者效應」造成群眾冷漠以對,但簡單的報案動作,就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
女子疑旅費用盡住北車4天 和嫌約喝酒遭性侵得逞
北車性侵案件發生,警方除了加強巡邏,也持續追查實情,據了解,被害女子從香港來台灣觀光,疑似旅費用盡,從9月底開始就陸續住在台北車站4天,也因為這樣認識了嫌犯,兩人早有互動,案發當天,被害女子和嫌犯還有一群街友從早上11點就開始喝酒,喝到下午3點多,其他街友陸續離開,4點多嫌犯性侵得逞。

被害女子疑旅費用盡,住北車認識嫌犯,約喝酒遭性侵得逞。圖/台視新聞案發10分鐘無人報案制止 醫:旁觀者效應
問題是,案發過程10分鐘,竟然沒有人報案制止,心理醫師認為,「旁觀者效應」造成群眾冷漠。
嫌犯案10分鐘無人報警,是「旁觀者效應」造成群眾冷漠。圖/台視新聞心理醫師楊聰財點出,北車事件真的有明顯的旁觀者效應,第一叫「責任分散」,越多人的時候反而都會想說別人會幫忙,也是「認知失調」,個人自掃門前雪,第三個叫做「同理心疲勞」。
人來人往的大廳,案發時女子掙扎卻被壓制,如果當時有人立刻報案,事情就可能有不一樣的發展,非本案律師包盛顥提到,目擊旅客並沒有保護或是制止犯嫌的義務,然而任何犯罪行為的發生,目擊者在自身安全確保的情況下,如果積極地報警或尋求協助,被害人所受的傷害或許能夠降到最低。
北車案敲響道德警鐘 衛福部:散播影像觸法
衛福部強調,事後案發性影像揭露散播也會觸法,北車性侵案件敲響道德警鐘,打110真的可以幫忙,誰都不希望成為被害人,也別再讓冷漠疏離感造成二度傷害。
※拒絕性侵害,請撥打110、113
台北/李若慈、饒永忠 責任編輯/張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