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你可能迫切想知道如何改善血糖。即使你還沒有糖尿病診斷,現在開始養成好習慣也不嫌早,能幫助血糖維持在正常範圍。根據Eatingwe網站指出,談到控制血糖,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少吃碳水化合物。雖然飲食(尤其是碳水)確實是重要的一環,但其實生活習慣也同樣扮演重要角色。

一個簡單可行的習慣就是飯後散步。研究顯示,飯後只要走 2–5 分鐘,就能明顯改善血糖。對此,營養師解釋為什麼這麼有效,並分享其他穩定血糖的方法。

為什麼飯後走路能改善血糖?

保持身體活動對血糖健康大有助益:

.提升胰島素敏感性:胰島素能將血糖運送到細胞,而運動能讓細胞對胰島素更敏感,使血糖更有效地被利用。

.肌肉直接吸收血糖:運動時,大肌群需要葡萄糖作為能量,即使沒有胰島素,肌肉細胞也能吸收血糖,降低血糖濃度。 

營養師Raksha Shah將此稱為「糖分清掃(sugar sweep」,這種自然的糖分清掃能減少餐後血糖飆升,並提升胰島素效能。與其把糖存起來,你的身體會直接燃燒它作為能量,避免血糖滯留在血液中。 

營養師Bess Berger補充,科學研究已證實,飯後簡單10分鐘散步,就能改善血糖、胰島素敏感性及長期代謝健康。即使你平時久坐不動,也能因此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一項回顧研究指出,每天進行數次2–5分鐘的輕度步行,能顯著降低餐後血糖與胰島素水平,累積下來每日約28分鐘低強度運動,非常有助於健康。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手指常卡卡?醫示警:恐是血糖太高了 這3情況都是警訊
·穩血糖不是先吃菜?專家揭「控糖關鍵」 很多人順序顛倒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