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表現亮眼!AI晶片需求爆發,台積電帶領供應鏈全線衝刺,出口與投資雙雙飆高。亞銀最新上修台灣GDP來到5.1%,狠甩南韓僅0.8%的水準,專家直言,在全球關稅戰與科技產業鏈重整下,台灣正改寫東亞版圖,堪稱最大贏家!

經濟成長遭超車6倍 韓媒讚台灣「崛起的1年」

我國從上游IC設計、中游晶圓製造,再到下游封裝測試,完整且強韌的產業鏈,坐穩全球半導體核心地位,加上AI晶片需求火熱,出口動能全面爆發,亞洲開發銀行將台灣GDP大幅上修至5.1%,遠遠超過南韓的0.8%,韓媒更形容這真的是「台灣崛起的一年」,經濟成長率足足是南韓6倍以上!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指出,「(全年5%)是有機會,主要是因為出口,我剛才算了,大概就是未來這四個月,就是9、10、11、12這四個月,平均只要超過504億美金,每個月超過504億美金的話,那台灣就會全年超過6000億美金,所以全年上修的狀況,除了出口因素之外,11月、12月這邊普發一萬塊,可能它也有扮演一個角色。」

台積電領軍 上半年設備採購衝上158億美元

台積電領軍台灣供應鏈火力全開,帶動設備採購上半年衝上158億美元,成功超越南韓同期136億美元,出口表現更繳出驚人成績單,第2季年增率高達35%,遠勝第1季的19%,企業提前拉貨,也讓「前置出口」策略 ,助攻動能爆發。

反觀南韓,受美國關稅限制牽制,高頻寬記憶體出口遭壓抑,工業生產面臨下行風險。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分析,「主要來自2個原因,第一個就是,AI需求非常暢旺,第二個是,台灣的高階晶片製造跟出口還是無可取代,那其他的比如說亞銀,它是下修亞洲主要國家的經濟成長率,最主要也是受到對等關稅的衝擊,那因為台灣在整個AI需求暢旺之下,我們的高科技產業就是站在一個比較有利的位置。」

展望未來,亞銀預測台灣2026年GDP依舊可達2.3%,仍領先南韓的1.6%,專家直言,台灣正在改寫東亞版圖,就高科技產業而言,與鄰國相比,台灣甚至可能是美國關稅戰下最大贏家!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網路中心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