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的監測作業持續進行,今(2)日空勤總隊出動直升機支援林保署,投放3顆簡易測深浮標,以蒐集堰塞湖水深、水位等資訊,評估後續減災工程的可行性。

土質鬆軟、行走困難 特搜人員空投3浮標

林保署今日與空勤總隊直升機飛抵堰塞湖湖區,不過當特搜人員從機上垂降至壩頂,要探測地表的土質狀況時,雙腳一踩就深陷十幾公分的泥濘中,顯示土質相當鬆軟,大型機具與直升機無法降落進場,因此執行空投浮標。

特搜人員垂降後發現土質過於鬆軟。圖/空勤總隊提供

小組成員將3顆「小型水位觀測浮標」投入水中,此裝置可利用衛星將資料回傳至相關單位,藉此蒐集堰塞湖水深、大略水位等資訊,接著可執行水下地形測量,測量水深分布,下一步再進行水位計安裝作業,進一步評估後續減災工程的可行性。

林保署在花蓮堰塞湖投放3浮標。圖/空勤總隊提供

山壁脆弱若颱風、強震 李鴻源:堰塞湖恐再生

而前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稍早前接受專訪時提到,堰塞湖有一個1800公尺的堤防缺口,必須趕快補起來。

李鴻源表示,現在左邊山壁相對脆弱,萬一再來個颱風或大豪雨讓山壁崩下來,把原來的缺口堵住,將再形成第二次堰塞湖並開始蓄水。另外,此地只要有大概5級弱的地震,這些崩塌地也會崩下來,形成另外一個堰塞湖,但目前應該是沒有立即危險。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退休教授李錫堤則表示,堰塞湖V字型峽谷的兩壁太陡,勢必還會再崩下來,堰塞湖水位還是會再上來、上到溢流,但絕對沒有第一波、第二波的量大,避免災害河道應盡快疏浚。

花蓮、台北/陳勁曄、楊祥瑜、林益新 責任編輯/洪季謙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