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蔡依林日前分享她的美容秘訣之一,就是晚上九點半入睡,引發網友熱議,而有醫師引述國外研究指出,最佳入睡時間其實落在晚上10點到11點,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低,入睡時間越往後延,罹病風險就會增加;另外醫師也點出三種體質的人,臨床上最容易出現睡眠障礙。
晚上10至11點入睡 醫:罹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
許多人每天晚上遵循「蔡依林標準時間」,力拼九點半就去睡,希望隔天起床能跟天后一樣美,但哪個時間入睡才對身體最好?醫師李唐越分享,國際期刊上一份英國研究,統計超過8.8萬名受試者,結果發現晚上10點到11點入睡,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低;如果是11點到12點入眠,風險會上升百分之12,而超過深夜12點才睡,風險更會提高到百分之25!
英國研究指出,晚上10點到11點間入睡,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圖/台視新聞李唐越解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太早睡或太晚睡的話,睡眠的時間就不是那麼充足,可能沒辦法睡滿7個小時,或是睡的時間變得非常長,「睡眠時間太長或太短對健康來說都不是好事」。
3體質易現睡眠障礙 入睡時間越往後延罹病風險增
睡得早也要睡得好,體質調整很重要,醫師也指出,臨床上最常看到這三種體質的人,容易有睡眠困擾,第一,是體脂偏高型,因為脂肪容易堆積在呼吸道、胸部跟腹部,會提高「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常見症狀包含夜醒頻繁、晨起頭痛、口乾。
另外是血糖不穩型,因為血糖異常可能會干擾大腦神經調節,讓深沉睡眠比例下降,常常淺眠,夜醒後難再入眠;最後則是慢性發炎型,因肥胖、代謝症候群跟腸道菌相失衡,使身體處於慢性耗損狀態,睡眠變淺、修復功能也會下降。
3體質要注意睡眠問題。圖/台視新聞臺北醫學大學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也指出,有可能跟三高本身對身體代謝的影響,第二個有可能跟他們使用的藥物有關係,如果睡得不好的話,其實也更容易影響到血壓跟血糖的代謝。
畢竟睡眠是健康的一大關鍵,想睡得好又睡得夠長,體質、習慣都得調整。
台北/陳酈亭、甘而棣 責任編輯/張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