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每次健檢都會被醫師叮嚀:「三酸甘油脂偏高,要注意飲食」?或者吃完飯就昏昏欲睡、常覺得腸胃脹脹不舒服?其實,這些看似日常的小問題,背後可能藏著血糖與脂質代謝的失衡。而這一切,竟然跟你每天攝取的「膳食纖維」有關!
補充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 有助降低血糖、改善三酸甘油脂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指出,根據《Nutrients》在2023年的統合分析指出,補充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品,如蒟蒻(KGM)與燕麥,可有效降低空腹血糖、餐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並顯著改善三酸甘油脂與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對心血管與血糖控制同時發揮保護作用。換句話說,吃對纖維不只能控糖,還能防老化與護心!
這些水溶性膳食纖維的祕密武器,在於它們能在胃中形成膠狀物質,延緩食物通過腸道的速度,不但讓血糖不會驟升,也延長飽足感、減少脂肪吸收。例如,蒟蒻中的葡甘露聚醣(glucomannan),已被《AJCN》證實可有效降低血脂與體重,並穩定血壓。尤其對於血糖已偏高、或有代謝症候群風險的族群,更是天然且安全的營養守門員。

該怎麼吃才正確?
.蒟蒻飯:與糙米、紫米搭配蒸煮,降低整體升糖指數(1包蒟蒻飯含有1份主食)
.蒟蒻麵:取代白麵,搭配豆腐與青菜拌炒,零醣又飽足
.燕麥+亞麻籽+無糖豆漿:取代早餐麵包,穩糖又含植物性Omega-3

.黑木耳露:無糖涼飲,增加膳食纖維與潤腸效果
.洋蔥炒高麗:天然益生元,幫助養菌、控糖、降脂
這些看似簡單的「纖維升級」策略,實際上是幫助你重啟代謝開關的第一步。比起刻意節食,不如從正確攝取纖維開始,讓身體自己學會「穩定自己」。

水溶性與非溶性膳食纖維的差異在於?
前者會在腸道形成膠狀物,幫助延緩葡萄糖吸收與穩定血脂;後者則主要作用在促進腸道蠕動與排便順暢。兩者缺一不可,但現代人普遍攝取嚴重不足,尤其是水溶性纖維,經常成為飲食的「隱藏缺口」。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三酸甘油脂vs膽固醇」差在哪?專家用1比喻秒懂 教你對症調整飲食降血脂
·三酸甘油脂突升高? 醫忠告「這2種食物」千萬別一口接一口:很多人都超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