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美名,尤其夏季,西瓜、芒果、鳳梨、荔枝、香瓜等水果輪番上陣,香甜多汁又消暑,成了許多民眾飯後、甚至取代正餐的首選。

不過,中醫師鍾典育提醒,水果雖然營養豐富,但攝取不當、吃錯時間或不顧體質,可能反而讓健康受損。

夏季炎熱 水果消暑但也寒涼

鍾典育指出,根據中醫五行理論,夏季屬火、應心,氣溫高、人體容易出汗、口渴煩躁,這時水果的「寒涼、生津、清熱」特性看似正好契合,但每種水果有其性味,適合的體質與用法也不盡相同。以三種常見水果為例:

西瓜

性味:寒、甘;歸經:心、胃、膀胱

功效: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

適合:易中暑、燥熱體質

小提醒:冰西瓜勿吃過量,脾胃虛寒、經期中慎用

鳳梨

性味:微涼、甘、酸;歸經:脾、胃

功效:消食止瀉、清暑解渴、潤燥

適合:食慾不振、腹脹體質

小提醒:含酵素,空腹或吃多恐傷胃、引發過敏

芒果

性味:涼、甘、酸;歸經:肺、胃

功效:益胃止嘔、潤肺清熱

適合:燥熱、口乾體質

小提醒:濕熱體質、過敏族群要慎吃

水果不是吃越多越好!掌握「時間、體質、份量」

從中醫角度,健康關鍵在「平衡」。像是炎熱天氣下飯後來兩片西瓜有助消暑,但若改在飯前空腹食用,可能導致血糖飆升;同樣是吃芒果,有人無礙,有人卻癢得難受。每個人體質不同,不能單靠經驗複製飲食方式。

水果雖好,但攝取順序與份量更關鍵。建議以飯後水果為主,避免空腹吃,尤其對血糖或腎功能不佳者更要注意,同時避免晚上太晚食用寒涼性水果,以免影響腸胃。

中醫推薦夏季保健法:茶飲+穴位按摩

鍾典育強調,除了飲食控制,中醫也推薦從內外兼顧的方式來保健脾胃與心神:

茶飲建議:陳皮山楂健胃茶

材料:陳皮2錢、山楂1錢、茯苓2

作法:放入保溫瓶加熱水悶10分鐘,放涼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和胃、安神助眠

穴位按摩建議:

內關穴(手腕內側,三橫指處)

調氣安神、助眠保腸胃

足三里穴(膝下四橫指、脛骨旁一橫指)

強健脾胃、增強體力

按摩方式:用指腹按壓,每穴每日按2分鐘、約3

鍾典育說明,夏季水果確實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是天然的保健佳品,但別忽略「吃對方式」的重要性。根據自己體質、掌握時間與份量,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若有疑慮,也建議諮詢專業醫師做個人化建議喔!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吃鈣片「出現4症狀」恐是補過頭了!便祕、頻尿上榜 醫點名2類人恐增結石風險
·補鈣反而預防腎結石!醫曝「3大地雷行為」才是真兇手 空腹吃也不OK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