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雖然常被視為「睡得熟」的象徵,但其實不伴隨其他症狀的原發性打呼才不需積極治療;若打呼已影響日常生活、社交、或伴隨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健康問題,則務必及早就醫。
醫師建議:先認識自身症狀,再選擇適當治療方式,就能有效改善如雷轟鳴的鼾聲。
改善打呼的4大方法:從生活習慣到醫療介入
1. 調整睡姿
不少打呼患者是因仰睡造成呼吸道塌陷。只要改為側睡,即可緩解呼吸道阻塞。建議可將枕頭或毛巾墊於背後維持側臥,避免無意間又翻回仰睡姿勢。
2. 戒菸戒酒改善生活型態
酒精與菸品會讓上呼吸道肌肉鬆弛,加重打鼾。
應避免使用安眠藥或肌肉鬆弛劑,這類藥物會進一步放鬆喉嚨肌肉。
若體重過重是主因,減重有助於根本性改善打呼。
3. 藥物與輔具治療
輕度打呼患者可使用鼻擴張劑改善鼻部氣流,但對嚴重者效果有限。
醫師也會建議口腔矯正器(俗稱牙套),對輕~中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效果可達6~9成,具安全性與非侵入性優勢,但不適用重症患者。
4. 手術治療(最後手段)
當上述方法均無效,且患者打鼾嚴重,醫師會評估是否進行手術。常見手術選項如下:
懸壅垂顎咽整形術(UPPP)
移除多餘的軟顎組織、懸壅垂與部分扁桃腺。全身麻醉,住院4–5天,有健保給付。
雷射手術
使用雷射移除口咽黏膜組織,門診局部麻醉即可,但不適用於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
微波整形手術
透過微波針頭縮小軟顎體積,疼痛感較少,但效果略遜於雷射。
軟顎置入物
將特殊材質放入軟顎與舌根部位,以防塌陷,適用於輕中度打呼,門診局部麻醉完成。
打呼≠小事 當心背後藏有風險!
如果打呼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品質,或出現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夜間頻繁醒來等症狀,很可能已經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徵兆。此時千萬不要拖延,建議至耳鼻喉科或睡眠門診接受完整評估。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是純打呼還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醫用「3大症狀」教你自我檢查:起床頭痛要警惕
·睡覺打呼「9個簡單方法」有效改善! 不要仰睡、睡前洗熱水澡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