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是常見的食材,無論是酒蒸、義式海鮮湯(アクアパッツァ)還是味噌湯,都相當美味。不過在料理前,最讓人覺得麻煩的,大概就是「吐沙」的處理吧?對此,日本網站「grapee」分享 Instagram 分享居家生活妙招的達人ゆめ(@hiro.life_hack)所公開的:「10分鐘完成蛤蜊吐沙法」。這個超實用的時短技巧,不少網友驚呼:「我以前都泡一整晚耶!」
傳統吐沙法要泡2~3小時? 這招只要10分鐘
一般常見的吐沙方式是將蛤蜊泡在鹽水中,放置幾個小時讓它們自然吐沙。但透過這個小技巧,只需10分鐘就能完成,方法如下:
1、準備50°C溫水:用熱水與冷水以1:1比例混合調整溫度。
2、放入蛤蜊:將蛤蜊倒入50°C的水中,靜置約3分鐘。
3、觀察變化:蛤蜊的殼會慢慢打開,開始冒泡吐水。

4、稍微搓洗後靜置10分鐘:將蛤蜊在水中輕輕搓洗後,原地靜置10分鐘。
5、清水沖洗:時間到後將蛤蜊取出,用清水洗淨,吐出的沙子會一目了然!
完成後即可進行料理,蛤蜊在加熱後會輕鬆「啪」地打開,口感與風味都沒問題。

為什麼熱水可以讓蛤蜊快速吐沙?
這種方法是利用「熱休克(Heat Shock)效應」。當蛤蜊突然接觸到50°C的溫水時,牠會感受到危機,開始快速張嘴進行呼吸與水流交換,這時候就會把殼內的雜質與沙子一起排出來。
▲小提醒:溫度不能超過50°C,否則蛤蜊可能會被燙熟,反而來不及吐沙!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生雞肉下鍋煮前要沖洗嗎? 專家曝「正確處理方式」:一直以來都做錯
·蝦子低脂、低膽固醇、高蛋白!營養師點名「3部位」別吃 超髒還藏排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