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出現多起新生兒腸病毒感染個案,醫師提醒:由於新生兒免疫力低,一旦感染,可能在短時間內急速惡化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家長與照顧者應提高警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鄭彥辰指出,新生兒的腸病毒主要透過產前胎盤、分娩接觸產道分泌物或出生後由照顧者傳染。目前台灣社區流行的型別以克沙奇B群與伊科病毒為主,潛伏期約215天(平均35天)。

新生兒感染症狀不明顯 需注意以下警訊:

*發燒或體溫過低

*奶量驟減

*嗜睡或活動力下降

若併發重症 可能短時間內出現:

*心跳過快、皮膚蒼白或出現「大理石紋路」

*不明原因的出血點、瘀血或紫斑

*抽搐、囟門膨出、肌張力異常

鄭彥辰表示,目前無針對腸病毒的專一抗病毒藥物,治療以支持療法為主,包括穩定寶寶的呼吸、循環與營養狀況。若病情危急,可考慮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並於加護病房密切監控。

新生兒腸病毒防護4重點 照顧者務必落實:

1.孕婦若有不適應立即通報

產前兩週至分娩期間,如有發燒、咳嗽、腹瀉等症狀應告知醫師,評估感染風險。

2.避免接觸感染源

流行期間減少新生兒出入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勿讓有症狀的親友探視寶寶。

3.勤洗手與確實消毒

擠奶、換尿布、接觸寶寶前,務必用肥皂洗手。奶瓶、奶嘴、玩具等應定期以稀釋漂白水或有效藥劑清潔,酒精無法殺死腸病毒。

4.哺乳期間如有症狀應與醫師討論

若媽媽疑似感染,應評估是否暫停哺乳或與寶寶短暫隔離,避免直接傳染。

鄭醫師強調:「預防永遠勝於治療」,新生兒腸病毒症狀變化快、致死率高,家長和照顧者務必加強防疫意識,把關寶寶健康安全。

(記者 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腸病毒5年來最嚴重!營養師授「舒緩不適怎麼吃」 布丁、冰淇淋都可以
·流感、腸病毒「這3症狀」最不同!醫教分辨 這1病最快半天內就會發燒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