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血液呈現弱鹼性,而細胞在這樣的環境中能運作得最好,有助於新陳代謝順暢、精神充沛、不易疲倦。營養師陳紋慧指出,平時若攝取過多酸性食物、鹼性食物又吃得不足,可能讓身體長期處在慢性酸中毒的狀態,進而增加腎臟負擔,並與慢性發炎、免疫力下降、骨質疏鬆等問題有關。因此,日常飲食中維持酸鹼平衡,對健康至關重要。
酸甜不等於酸鹼!別被味道誤導
許多人認為吃起來酸的水果就是酸性食物,事實上並非如此。食物的酸鹼性是根據「燃燒灰化後」所產生的礦物質來判定,而非味覺。例如檸檬雖然吃起來酸,但經燃燒後會產生鉀、鈣、鎂等鹼性礦物質,因此屬於鹼性食物。
多蔬果=多鹼性物質
蔬菜水果經燃燒後大多產生鉀、鈣等鹼性成分,故多吃蔬果有助維持弱鹼體質。陳紋慧建議,民眾可依「5蔬果」原則來安排日常飲食:每天攝取至少2份水果與3份蔬菜。
一份水果:約為一顆小蘋果或柳丁
一份蔬菜:約100公克,熟菜則約為一碗半的份量
總計每日至少攝取300公克以上的蔬菜量,相當於一把半市場常見的青菜,才能達到鹼性飲食效果。
酸性食物也不能少 重點在「適量」
均衡飲食不能只吃鹼性食物,像是肉類、魚類等蛋白質來源雖屬酸性,卻含有重要營養。建議每餐肉類攝取約2兩(約一掌大小、0.5公分厚),女生體型嬌小可減至1.5兩,男生可增至3兩。
主食類如白米、糙米、饅頭、燕麥、麵包等雖為酸性,但富含碳水與膳食纖維,也是維持能量與腸道健康的重要來源,不宜完全排除。
維持弱鹼體質不需盲目禁食,掌握酸鹼食物的正確觀念與比例,才能吃得營養、活得有力。每天多點蔬果,搭配適量主食與蛋白質,就能打造健康不疲勞的體質。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營養師揭「3種常被誤解食物」!真相讓人超錯愕 優格其實沒有膳食纖維
·「這樣喝水」小心會水中毒致命!醫示警 尤其2種人發生率比一般人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