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剛出生不久的女嬰,雖然活動力正常,但全身卻布滿如小水泡般的紅疹。經詳細檢查後,確診為罕見遺傳疾病「色素失調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讓父母憂心不已。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陳劍韜強調,只要早期診斷並積極追蹤治療,孩子仍可在正常生活環境中健康成長。

什麼是色素失調症?

陳劍韜指出,色素失調症是一種因 X染色體上IKBKG基因突變 所導致的罕見遺傳性疾病,發生率僅約四萬分之一。基因異常會影響身體對發炎與壓力的反應調控,因此可能波及 皮膚、牙齒、毛髮、眼睛與神經系統 的發育,其中皮膚異常是最早、最明顯的症狀,目前尚無單一藥物能根治。

他說,因為此病與X染色體有關,多發生於女嬰;若男嬰帶有突變基因,多數無法存活至出生。臨床上常見的新生兒會在出生後不久出現小水泡般紅疹,之後轉為深淺不一的色素沉著,形成類似「大理石紋」的痕跡。這些痕跡雖會隨時間淡化,卻是醫師診斷的重要依據。

症狀多樣化,治療需跨科別

除了皮膚症狀外,部分患兒可能出現 牙齒缺失或排列異常、毛髮稀疏、指甲變形、視網膜發育不全等問題;若影響到中樞神經,甚至可能導致 抽搐或發展遲緩。因此,治療需跨科別合作,皮膚科負責控制發炎與感染,牙科協助矯正牙齒,眼科定期檢查視網膜,小兒神經科則監測神經發展並進行復健。

陳劍韜提醒,若家族中曾有色素失調症病史,女嬰的罹患風險會大幅上升。對於這類高風險孕婦,建議進行 產前遺傳諮詢與基因檢測。出生後若發現寶寶皮膚出現異常紅疹或色素變化,應盡早就醫,由皮膚科與兒科醫師共同評估。

他也呼籲,家長在面對確診時不必過度恐懼或自責。多數患童在醫療團隊的照護下可順利長大成人,皮膚痕跡會隨年齡逐漸淡化,生活與同齡兒童無異。醫療團隊除了提供完整的治療與追蹤外,也能連結病友支持團體,協助家長獲得心理與資訊上的支持,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
防疫新戰線!腸病毒A71型捲土重來,疫苗成關鍵保護網
.流感、腸病毒「這3症狀」最不同!醫教分辨 這1病最快半天內就會發燒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