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齡化與壓力交織的現代社會中,許多女性在更年期前後飽受頻尿困擾之苦。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王萱指出,頻尿可能影響白天的工作與社交,若發生於夜晚,則嚴重干擾睡眠品質,長期下來大幅影響生活。
尤其當頻尿伴隨強烈急迫感,患者往往誤以為是泌尿道感染,長期服用無效抗生素卻症狀未解,甚至反覆發作令人沮喪。王萱說明,其實許多情況是膀胱神經過度敏感,導致逼尿肌不自主收縮,此即「急迫性尿失禁」的典型表現,尤其常見於有慢性膀胱炎病史、年長女性或神經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患者。
傳統治療包括生活習慣調整、骨盆底肌訓練與藥物控制。常見藥物如抗膽鹼劑(奧昔布丁、托特羅定)與β3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米拉貝隆),雖可改善症狀,但長期使用恐導致失智惡化或便秘等副作用,特別是在高齡族群中更需謹慎。
針對「頑固型急迫性尿失禁」,即便藥物與行為治療效果不佳,現今已有更具療效的新選擇——膀胱內肉毒桿菌注射治療。透過膀胱鏡導引,醫師於膀胱壁多點注射肉毒桿菌,抑制神經傳導與逼尿肌過度收縮,進而減少尿意頻率與急迫感。
王萱表示,多數患者在治療後數日即可感受到明顯改善,療效可維持數月至半年不等。整體安全性高,常見副作用如短暫排尿困難或尿路感染,通常可自行緩解。
但她也提醒,此療法非人人適用,治療前需經過完整病史評估與個人健康狀況判斷。對於飽受症狀困擾、其他治療無效的患者而言,這項療法不僅提供實質改善,也幫助她們重拾夜間好眠與日常生活的尊嚴與信心。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無糖茶、無糖手搖飲代替水?醫告訴你能不能取代 小心反更頻尿還會心悸
·他「夜夜起床跑廁所」竟是嚴重糖尿病! 醫揪「喝1飲品」惹禍:不少人也都沒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