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最令人擔心的就是骨折。臨床經驗指出,年長者若罹患骨質疏鬆,稍有跌倒或輕微碰撞就可能骨折,尤其是脊椎和髖部骨折最為常見。髖部骨折不僅嚴重影響活動能力,需長期臥床,甚至提高死亡風險。因此,呼籲民眾從年輕時期就開始養成補鈣及強化骨骼的好習慣。
年輕時期補鈣 老年持續保養都重要
骨骼密度在20歲時達到巔峰,30歲後開始逐漸流失。趁骨骼成長旺盛期多補充鈣質,可累積較多骨本,為未來打下基礎。不過,過了這個時期補鈣依然有效,雖然吸收與骨骼轉化能力不如年輕時,但任何年齡開始補鈣都能對骨骼健康有正面幫助,絕對不嫌晚。
負重運動刺激骨細胞活化
建議選擇「負重式運動」來促進骨質生成。負重運動指的是讓身體脊椎承受自身重量的運動,例如跑步、跳繩、走路、快走等,能有效刺激骨細胞生長,強化骨骼。相對而言,游泳或騎腳踏車因缺乏脊椎負重效果,對預防骨質疏鬆的幫助較有限。
總結來說,無論年齡大小,持續補鈣和做適合的負重運動,是預防骨質疏鬆及骨折的關鍵。越早開始越能累積健康骨本,守護行動力與生活品質。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擔心骨質疏鬆,「每天喝牛奶」有用嗎?專家給答案了 缺1物效果大打折
·剛開始完全沒跡象!醫揭「5個骨鬆危險因子」 最後1點很多人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