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於安眠藥的最大疑慮就是「依賴性」,擔心一旦開始服用就停不下來。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確實,苯二氮平類藥物(BZD類) 和 非苯二氮平類藥物(Z-Drug類) 這兩大類臨床常用的安眠藥物,如果長期或過量使用,的確存在產生依賴的風險。
這兩類藥物主要作用於大腦中的GABA受體,雖然能有效幫助入睡,但也可能導致身體對藥物產生適應性,一旦停藥就會出現戒斷症狀,如焦慮、失眠反彈等,讓人感覺「不吃睡不著」。此外,長期大量使用還有導致失憶和失智症的潛在風險。
然而,這並不代表所有安眠藥都會讓您「一吃就得一直吃」。安眠藥的目的是協助您度過失眠的困難時期,並非長期解決方案。醫師通常會建議在症狀緩解後,逐步減少劑量並最終停藥。
新型安眠藥的出現:降低依賴風險
楊聰財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新型的食慾素(Orexin)助眠藥物 為失眠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這類新藥的作用機制與傳統安眠藥不同,它們透過抑制食慾素的作用來誘導睡眠,因此具備以下顯著優勢:
A=不易產生成癮與戒斷症狀: 這是食慾素助眠藥物最大的突破之一,大大降低了患者對藥物產生依賴的風險。
B=白天嗜睡、昏沉副作用較低: 相較於傳統安眠藥,新型藥物較不會造成隔天殘留的倦怠感。
C=無肌肉控制影響,不易影響呼吸功能: 對於有呼吸道問題的患者而言,安全性更高。
D=較無影響記憶、認知混亂等傳統安眠藥常見問題: 有助於保持良好的認知功能。
因此,對於擔心依賴性的患者來說,新型的食慾素助眠藥物提供了更安全的選擇。然而,即使是新藥,也應在醫師的評估和指導下使用。
總體而言,安眠藥是否會產生依賴性,取決於藥物種類、使用劑量、服用時間以及患者的個人體質。重要的是,應破除對安眠藥的迷思,並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才能達到有效且安全的助眠效果。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服用安眠藥、心血管藥,千萬別碰「這類中藥」! 醫師示警:可能致命
.吃藥仰頭吞比較好?醫揭「服藥10知識」不可不知 1件事比姿勢更影響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