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你聽過「越野健走」嗎?這項來自北歐的運動原本是滑雪選手的訓練方法,近年來也在台灣逐漸風行。它不像一般平地健走,而是要走在有坡度的山路,一邊健走、一邊爬坡,手還得配合手杖發力,不只鍛鍊下半身,也能訓練手臂與核心肌群,是全身性的有氧與肌耐力訓練。
越野健走三大特色
1.只能戶外進行,走有坡度的山地或林道
2.需使用登山手杖輔助,配合手腳協調前進
3.同時訓練腿部、手臂、核心與心肺耐力
越野健走時身體會略微前傾、負重爬坡,腳踝與膝蓋承受壓力增加,但長期訓練下來可大幅提升身體協調性與肌耐力。
裝備提醒:安全比速度更重要!
1.穿著:穿越野專用服裝、防風防水
2.鞋子:選擇鞋底有防滑設計的越野鞋
3.手杖:登山杖不只是輔助,更是上肢出力的關鍵工具
尤其在雨天、濕滑泥地上行走時,若裝備不當,容易滑倒或扭傷。
初學者注意事項
想開始越野健走前,建議先強化全身肌力,特別是腿部與核心肌群。
✅建議高度循序漸進:
1.先從 1000 公尺以下的低山起步
2.慢慢挑戰 2000 公尺、3000 公尺山路
3.避免一次爬太高,以免引發高山症
這些族群不建議嘗試
雖然越野健走好處多,但並不適合每個人。以下族群建議改採其他低衝擊運動:
*關節炎、膝蓋退化者
*曾有腳踝、膝關節、韌帶受傷史者
*年長者體能不足者
*肌耐力差、平衡感不佳者
這些人若嘗試高強度的爬坡健走,可能會因反應力與肌力不足,增加受傷風險。
越野健走是結合登山與健走的絕佳運動,能有效提升肌力、心肺功能與身體協調性,同時享受大自然的療癒氛圍。不過,做好裝備與身體準備,也要量力而為,才能「走得上山、也走得健康」。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明明很累想睡覺,腦袋卻一直想事情? 醫教「解救4招」讓大腦休息:每天健走也有效
.走路運動很簡單,3步驟跟著做,挑戰日行1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