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杯放「這幾樣東西」秒變炸彈 。圖/台視新聞
保溫杯放「這幾樣東西」秒變炸彈 。圖/台視新聞

天氣變冷,不少民眾開始拿出保溫杯,但使用上要小心,有人習慣在保溫杯裡泡紅棗、枸杞,也有人清洗時放入清潔劑,加水後搖晃,結果保溫杯突然爆炸,原來這些物品在密封狀態下的保溫杯內會發酵,產生大量氣體,恐怕成為「自製炸彈」。

密閉結構產生大量二氧化碳 壓力過大恐爆炸

黑龍江有一名男子將除垢劑放進保溫杯,結果竟變成自製炸彈,保溫杯猛烈爆炸,杯體甚至插入牆面;還有女子使用保溫杯泡紅棗、枸杞,結果遭炸開的保溫杯砸傷眼睛。

除垢劑放進保溫杯,杯體爆炸甚至插入牆面。圖/翻攝自微博

類似事件接二連三,物理老師解釋,因為保溫杯是密閉結構,而紅棗、枸杞在密閉環境中泡熱水容易發酵,產生大量氣體;除垢清潔劑加水清洗茶垢時,也容易產生大量氣體,此時若壓力過大或杯身結構脆弱,就容易發生爆炸。

物理老師梅期光指出,一般在清洗保溫杯時,會放一些檸檬酸,以酸鹼中和的方式來清洗,碳酸鈣碰到酸也會產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量只要超過保溫瓶所能承受的壓力,就可能發生爆炸。他建議瓶蓋以分開清洗的方式清潔,至於瓶身內壁則應以開放的方式進行清洗。

保溫瓶超過所能承受的壓力,就可能發生爆炸。圖/台視新聞製圖

放置過久反易生細菌! 保溫杯熱飲仍要盡快喝

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提醒,若在保溫杯中放入牛奶、咖啡等熱飲,因為具有保溫效果,長時間放置反而容易滋生細菌,是NG行為。若喝下大量細菌,容易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建議民眾保溫杯中的熱飲仍須盡速喝完,避免影響健康。 

台視新聞/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網路中心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