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仍是全球兒童死亡的主要感染性疾病。今年的世界肺炎日以「守護兒童生存(Child Survival)」為主題,提醒各界重視肺炎預防。其中,肺炎鏈球菌是造成肺炎的重要元凶,每年奪走超過百萬人生命,尤其5歲以下幼童為高危險族群。

新竹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林千裕指出,新冠疫情解封後,全球陷入所謂「免疫負債」期,原本被壓抑的呼吸道疾病相繼回流。根據疾管署資料,截至9月底,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確診數比去年同期上升近一成。

發燒時間是否過長是關鍵

「家長最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發燒時間是否過長。」林千裕提醒,若發燒超過3天,就要懷疑可能出現第二波細菌感染。她分享一名10歲女童的案例,發燒一週後轉為中耳炎,最終惡化為敗血症,住院近一個月,顯示病情變化快速且風險高。

林千裕說明,約有五分之一的幼兒園學童鼻腔中帶有肺炎鏈球菌,平時或無症狀,但一旦感冒就可能引發中耳炎或肺炎,並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給他人。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孩子已接種公費提供的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仍可能感染所謂的「血清型3」。林千裕指出,這種菌株外層莢膜厚、致病力強,疫苗產生的抗體不易將其清除,導致重症比例居高不下。目前在香港、日本、韓國等地也同樣流行此型別,隨著國際旅遊恢復,台灣的感染風險也相對增加。

選擇疫苗有學問

對於家長關心的疫苗接種策略,林千裕建議,雖公費採「2+1」劑型(1歲前2劑、1歲後1劑),但若在寶寶6個月大時自費追加一劑,可使保護力從約85%提升至9成以上。選擇疫苗時,也應留意其對「血清型3」的防護效果。

她補充,目前PCV13與PCV15可交替接種,但針對PCV20與PCV13的替換性資料仍不足,家長應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

林千裕最後呼籲,少子化時代更應守護每個孩子的健康,「無論大人或小孩,都應把疫苗打好打滿,為家庭建立完整的保護防線。」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
肺炎鏈球菌創6年新高!專家揭「13價+23價疫苗」接種懶人包 符合這些條件免費打
.感冒→肺炎!醫示警「關鍵症狀」:有些人不咳嗽、不發燒 1招有效預防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