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國內曾發生鎘米事件,近年又有嬰幼兒米製副食品,含有殘留重金屬鎘超標,或是進口貝殼類海鮮檢出重金屬鎘污染。

鎘是提煉鋅的附產品,經常用來作為鎳鎘電池、染料、塗料色素及製造塑膠的穩定劑,如果工廠排放廢水至灌溉渠道汙染農田,鎘非常容易被農作物稻米、蔬果所吸收。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暨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長庚大學中醫系臨床教授顏宗海表示,吃下含有鎘的稻米、蔬果,大約6%會被人體吸收,主要累積在腎臟組織,半衰期至少20年以上,會造成腎衰竭、軟骨症及自發性骨折,也就是俗稱的「痛痛病」。

鎘也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告的第一級致癌物,會增加多種癌症發生的風險,包括:攝護腺癌、肺癌、乳癌、鼻咽癌、胰臟癌、腎臟癌等,以及增加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症、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腦中風的風險。

顏教授小提醒:
農產品及海鮮類容易有鎘汙染,購買食品時應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家,國外曾有調查指出,琵琶蝦、蝦蛄、麵包蟹、斑馬尿蝦、旗魚及扇貝等海鮮,容易有較高的鎘殘留。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減肥不敢吃白飯?醫點名「6種人該每天吃」 解便秘還不會胖
·白飯熱量高?糙米、紫米助減肥? 營養師公布「5種米真實熱量」:答案超吃驚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