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食物能像麵包一樣讓人如此喜愛、甚至渴望——這個令人安心的主食,我們一次又一次地伸手去拿。可能你常看到有人聲稱,只要把麵包冷凍、烘烤,或先冷凍再烘烤,就能讓普通的一片麵包升級成「超健康版本」。

對此,「delish」網站上一名營養師(也是一位看過不少飲食流行趨勢的麵包愛好者),用事實來澄清,幫大家切開這些鬆散的謠言。先來看看冷凍或烘烤麵包時,實際上會發生什麼事。這些方法真有傳說中的效果,還是只是一半真一半假呢?

冷凍麵包的祕密

其實,當你把麵包放進冰箱冷凍時,背後有一些有趣的科學原理。研究發現,冷凍麵包確實有點科學依據。當麵包被冷凍時,裡面的澱粉會發生一種稱為回凝作用(retrogradation的化學過程。

回凝作用聽起來很專業,其實就是麵包烘焙完成、冷卻後,澱粉分子會自然重新排列。而在冷凍時,這種排列過程會加速,使部分可消化的澱粉「結晶化」,轉變成身體無法完全消化的形態,也就是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 

什麼是抗性澱粉?

抗性澱粉簡單來說就是「人體不易消化的澱粉」。它不像一般澱粉那樣被分解成糖並吸收,而是更像膳食纖維,能相對完整地通過腸道,並成為腸道好菌的食物(也就是益生元)。抗性澱粉的潛在好處包括:

幫助穩定血糖

改善消化

有助於降低膽固醇

冷凍麵包會變成超級食物嗎?

別太興奮。雖然冷凍可以增加麵包的抗性澱粉含量,但這並不會抵消花生醬棉花糖三明治的碳水負擔,也不會讓法式吐司瞬間變成羽衣甘藍。澱粉結構的變化很小,如果你本來就愛吃麵包,冷凍能提供一點點類似膳食纖維的額外效果,但不會在短時間內改變你的健康狀況。冷凍麵包更大的好處在於方便和延長保存期限,同時減少食物浪費。 

烤麵包會讓它更健康嗎?

我們都知道,烤麵包能讓普通白吐司變成金黃酥脆的美味。但除了提升口感與香氣外,烘烤是否真的更健康呢?烤麵包時,水分會減少,這就是為什麼它摸起來更輕的原因。有些傳言說這會減少碳水或熱量,但事實上並不是。真正發生的是一種叫做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的化學過程。

梅納反應是蛋白質、糖或澱粉遇熱後產生的褐變作用,賦予烤麵包堅果般的風味、誘人的香氣與酥脆的口感。同時,烘烤能稍微降低麵包的升糖指數(GI),代表血糖上升的速度會稍慢。不過,這種下降幅度很小,不值得為了健康每天把麵包烤到焦黑(除非你真的喜歡焦味)。 

冷凍+烤的雙效策略

對喜歡嘗試的人來說,還有一種「混合打法」:先冷凍麵包,再直接烤。理論上,這能結合兩種優點:延長保存期限、增加少量抗性澱粉,並獲得酥脆口感。

有研究測試了新鮮、冷凍後解凍、單純烤,以及冷凍後再烤等不同白麵包處理方式,結果顯示:

新鮮麵包造成血糖上升最多

冷凍+烤則讓血糖反應最低

不過,這研究樣本數很小,而且只針對特定族群,因此結果未必適用於所有人。 

冷凍與烘烤麵包是有些微好處,但並不是改變健康的關鍵因素。抗性澱粉的增加與 GI 的降低幅度都不大。如果你真想讓麵包更健康,比起糾結要不要冷凍或烤,更該注意:

你吃了多少麵包

麵包的種類(盡量選全穀、發芽麵包或酸種麵包)

搭配的食材(蛋、酪梨、堅果醬等蛋白質與健康脂肪)

即使採用冷凍+烤的組合,如果你在上面抹滿高糖果醬,對健康的幫助也有限。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同樣吃麵包,為何你胖他不胖?減重醫解答:差在「這3件事」 很多人都吃錯時間
·放3天不壞!「超商麵包2成分」很傷身?營養師揭祕 血糖、血脂失控元凶曝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