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出現進展,今(29)日上午搜救人員在加里洞找到第18名罹難者,身分待確認。不過目前仍有7人失聯,包括退休教授與砂石場老闆娘,搜救隊員持續在泥沙中冒險搜尋;另外被沖斷的馬太鞍溪橋正執行便道施工搭建,盼能在10月15號前通車。
馬太鞍溪堰塞湖維持紅色警戒 鎖定搜索佛祖街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今日透過無人機空拍,初判壩頂高度82公尺(溢流後已下切118公尺深),蓄水量剩下610萬噸,為原來量體的6.7%,但因湖水持續從溢流口沖刷,周圍崩塌坡面仍不穩定,且之前集水區降雨仍有水量匯入湖區,維持紅色警戒。
而搜救工作持續,29號一早搜救人員在加里洞、距離佛祖街大約10公里處,發現第18位罹難者遺體,隨即送往瑞穗生命園區,不過因大體泡水多日,外觀已難辨識,將透過DNA或指紋比對確認身分。
目前光復鄉災情統計18死、7失聯、107傷,今天救援規劃鎖定佛祖街等處,雖現場依舊滿是泥濘與沙石,但救難人員仍持續尋找失聯民眾,包括佛祖街砂石場的黃姓老闆娘、陽明交大的高姓退休教授等人。
怪手持續剷除河床淤泥 便道拚10/15前完工
工程重建部分,現已有多台怪手進行剷除河床淤泥工作,在原本馬太鞍溪橋下方展開便道施工,河底便道預計銜接到鳳林長橋北端,希望搶在10月15號前完工,減輕交通不便困擾。
根據交通部規劃期程,明年1月底前設置鋼便橋完成,要在明年底前完成橋梁復建單向通車,116年底全數通車。

河床進行便道搶通工程。圖/台視新聞花蓮/陳勁曄、鄭艮祐、楊芯宇 責任編輯/洪季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