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們全力投入花蓮光復救災,但餐食供應卻成為新問題。當地為了讓大型機具進駐實施交通管制,卻也連帶影響餐食與物資配送,甚至醫療團隊車輛也一度受阻。對此,中央與地方協調後,針對機具與醫療車輛開放通行,自今(29)日起農糧署也會協助準備便當送進災區,每天中午與晚間定點發放給辛苦的志工與災民。

中央地方協調後 機具和醫療車「開放通行」

大型機具進駐有助於大幅提升清淤效率,但因應機具進場實施的交通管制導致義煮團與醫療車輛一度受阻。圖/台視新聞

宜蘭縣環保局和蘇澳清潔隊的推土機、抓斗車持續進駐花蓮光復,大幅提升清淤效率。不過,因應機具進場實施交通管制,也讓義煮團便當被阻擋在外,甚至連醫療車輛也一度無法通行。

義煮團召集人賴彥汶表示,車輛雖然表明是要送飯,仍遭警方攔下。對此,花蓮縣政府回應,若是送餐或義煮團體,只要向管制人員表明用途,就會立即放行。至於醫療車輛的部分,中央災害前進協調所次長賴建信也強調,醫療需求車輛與搜救、清泥的重型機具,都是優先放行對象。

農糧署協助準備便當 中午和晚上定點發放

農糧署協助準備便當,由國軍與志工每日中午與晚間定點發放。圖/台視新聞

為解決餐食問題,自週一起由農糧署準備便當,透過國軍與志工協助配送至大馬村、光復國中及大同村光復商工,每天中午與晚間定點發放,確保志工與災民不再挨餓。

中央出面協調,盼能解決「便當之亂」,讓前線志工和受災居民吃飽、補充體力,繼續投入災後復原工作。

花蓮/蔡昀彤、楊岳達、陳勁曄 責任編輯/周瑾逸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