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健署調查,台灣 18歲以上成人約2成患有高血壓。隨著年齡增長,血管老化,血壓也容易升高:50歲以上約 7、8成需服用降血壓藥,70歲以上幾乎一半以上都有血壓偏高問題。
按時服藥很重要
每天按時服用降血壓藥是控制血壓的關鍵。藥物通常需要一段時間發揮效果,例如長效型降壓藥可能 需2週才能穩定血壓。若服藥兩週後血壓仍未達標,需醫師調整藥物組合。現代治療策略建議 在2到4週內逐步將血壓降至目標值,避免過快或過慢都增加風險。
養成每天量血壓的習慣
除了按時服藥,患者應養成 每天早晚各量一次血壓 的習慣。醫院量血壓的數值可能因緊張而偏高,提供家中血壓紀錄能幫助醫師做更精準的調整。
千萬別自行停藥
不少患者擔心服藥一輩子,血壓降到理想範圍就自行停藥。事實上,高血壓往往 沒有明顯症狀,一旦自行停藥可能增加中風或心臟事件的風險。即使血壓一度理想,也需要持續按醫師指示服藥,以維持穩定血壓並避免副作用。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高血壓藥「早上吃or晚上吃」哪個比較好? 醫師公布最新研究結果
·運動了血壓還降不下?專家:「吃錯東西」效果等於零 運動飲料也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