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佛家有「過午不食」的戒律,用以修行清淨,被許多人拿來作為醫療保健方法,不過醫師黃軒指出,這樣的做法對健康的風險反而大過好處!他引述美國研究指出,如果一天少吃一餐,死亡風險都會上升,而一天只吃一餐的話,死亡風險還會上升30%,這「午後不進食」的方法並不適用每個族群,尤其對高齡者還可能造成能量跟代謝失衡。

1天只吃1餐 美研究: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升83%

佛教「過午不食」的戒律許多現代人,拿來作為「斷食減肥」的依據,但醫師黃軒引述美國研究指出,下午和晚上不進食,蛋白質和必須營養會攝取不足,容易導致肌肉流失、基礎代謝下降。

這份美國研究統計2.4萬名成年人,結果發現,要是一天只吃一餐,死亡風險會上升30%,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更會上升83%。

一天只吃一餐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會上升83%。圖/台視新聞

而進一步來看,如果不吃早餐,死亡風險會上升40%;不吃午餐則會上升12%;至於不吃晚餐的死亡風險也會上升16%。

由於長時間不進食,將使血糖大幅波動,萬一下一餐暴食,也會加重腸胃負擔,甚至增加糖尿病跟心臟病風險。

長時間不進食反而影響血糖波動。圖/台視新聞

長時間不進食恐血糖波動 醫:營養均衡、血糖穩定促進健康

臺大醫院胃腸肝膽科兼任教授王正一也說,有的人適用、有的人不適用,斷食療法也是一段時間內可以有幫助,但長期的斷食是絕食,事實上對身體不好,因此他個人覺得早餐不可以不吃,晚餐可以吃少一點。

比起長時間斷食,專業醫師認為營養均衡適量、維持血糖穩定,更能促進健康。

台北/陳酈亭、甘而棣 責任編輯/張碧珊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