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性乳癌發生率持續攀升,最新研究指出,若女性每天運動達到「氣喘吁吁、滿身流汗」的程度,持續至少15分鐘,就能顯著降低乳癌發生機率。這項研究刊登於《美國醫學會外科學期刊》(JAMA Surgery)。

運動助降乳癌風險

英國牛津大學團隊追蹤12萬名女性,依運動習慣分為完全不運動、偶爾散步、每日短時間運動、每日長時間運動四組。結果發現,每天慢跑或做體操1535分鐘、達到喘氣與流汗的婦女,乳癌風險明顯下降。

即使是體脂肪偏高、原本屬於乳癌高風險族群的女性,也能因為運動而降低風險。

年輕族群也能防腸癌

運動的益處不僅限於乳癌。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顯示,未來15年,34歲以下年輕人結腸癌發生率將倍增,主因與缺乏運動、肥胖及飲食西化有關。相對地,50歲以上族群因定期篩檢,發生率則持續下降。

研究指出,規律運動不僅能降低乳癌風險,也是年輕族群預防大腸癌的重要方式。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家族沒人有乳癌,我應該也沒事吧?常喝豆漿、吃豆乾容易得乳癌?沒檢查沒事,一檢查就罹癌?
.
癌後疲憊不再忍耐!HER2弱陽性乳癌藥物結合3大對策,不再累到提不起勁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