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留職停薪有機會按「日」申請!勞動部近期爭取5億元經費,將用來獎勵給員工以「日」為單位申請育嬰留職停薪的中小企業,讓員工照顧子女的時間更彈性,然而此舉引發工總反彈,認為恐怕會對中小企業造成人力調度上的壓力,希望還是維持現行制度,以「月」為申請單位。

勞動部生育給付加碼逾30億 每胎估多領3萬

新手爸媽開心迎接新生命,但生活考驗才正要開始。為了降低育兒負擔,勞動部不僅編列超過30億預算加發生育給付,若以每年10萬人請領生育給付試算,估計平均每胎可多領三萬,接下來育嬰留職停薪更有望以「按日」方式申請,有家長就認為,彈性度比較高,可以做自己的安排,如果有這樣子政策的話,應該會有些鼓勵。

根據勞動部調查,有超過7成受僱者認為應該放寬以「日」或「小時」,彈性使用育嬰留職停薪,能更有效運用來照顧子女,因此勞動部預計爭取5億元預算,作為獎勵金,將用來鼓勵給受僱員工以「日」為單位申請育嬰留職停薪的中小企業,盼能提升生育意願。

勞動部爭取經費鼓勵育嬰留停企業。圖/台視新聞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王兆慶指出,家長可能突然請假要帶小孩去看醫生,但如果為了這些短時間的需求去請一整個月的育嬰留職停薪,其實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認為這些經費是花在刀口上,幫青年家庭可以兼顧工作跟養小孩。

彈性育嬰假家長盼按日申請 企業人力調度考驗

不少家庭樂見其成,然而這項政策也傳出雜音!中華民國工業總會指出,育嬰留停若以日為計算單位,可能對中小企業造成的人力調度壓力,再加上請假時間零碎化,恐怕影響整體的運營情況。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認為,在調度方面衍生的成本就會比較大,臨時要找到兼職處理請假員工本來的工作,也是滿挑戰的。

不少企業仍希望維持現行制度,育嬰留職停薪仍以「月」為申請單位。少子化浪潮下,如何兼顧父母需求與企業營運,依舊是政府的一大考驗。

台北/王孜筠、甘而棣 責任編輯/張碧珊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