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襪在暴雨中濕透,可不只會讓你感到不舒服,更可能引發一系列惱人的疾病!想像一下,你的腳被困在潮濕、密不透風的鞋子裡,這簡直是細菌和真菌的「天堂」!
鞋襪濕透可能引發的腳病
重症醫師黃軒指出,當你的鞋襪在暴雨中濕透卻又沒及時更換,以下這些健康問題就可能找上門:
1、足癬(香港腳)
這是最常見的「濕腳病」!潮濕悶熱的環境是真菌(黴菌)的最愛。當你的腳長時間浸泡在濕漉漉的鞋襪裡,皮膚的角質層會被軟化,真菌就更容易入侵腳趾縫、腳底,導致搔癢、脫皮、紅腫,甚至糜爛。如果您本身就有香港腳,濕腳會讓病情迅速惡化
2、細菌感染(蜂窩性組織炎)
別以為只有真菌會搗蛋!濕軟的皮膚屏障受損,就像敞開大門歡迎細菌。最常見的是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它們會趁機入侵,導致皮膚局部紅、腫、熱、痛。嚴重時,感染可能會擴散,引起發燒、畏寒等全身症狀,甚至演變成丹毒或蜂窩性組織炎,如果不及時治療,還可能導致更嚴重的敗血症。

3、浸漬性皮炎
這是一種因皮膚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導致角質層過度水合而發生的皮膚炎。你的腳可能會變得蒼白、起皺、脫皮,摸起來軟軟爛爛的,而且會感到搔癢或疼痛。這種狀況會讓皮膚的天然保護功能受損,更容易受到細菌或真菌的二次感染。
4、跌倒風險增加
濕滑的鞋子容易導致跌倒,造成擦傷、扭傷,甚至骨折,而皮膚的傷口又會增加感染風險。

鞋襪濕了 立刻這樣做
當你的鞋襪在雨中濕透,每分每秒都拖不得,趕緊照著下面的步驟做:
1、馬上脫掉濕鞋襪
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別讓濕氣繼續悶著您的腳,濕悶的環境是細菌和真菌的溫床。

2、徹底清潔雙腳
.清水沖洗:先用流動的清水把雙腳沖洗乾淨,去除可能附著的泥沙和髒污。
.肥皂清洗:接著用溫和的肥皂或沐浴乳仔細搓洗雙腳,特別是腳趾縫,那裡最容易藏污納垢。但要記住,不要用力搓擦,避免造成皮膚破損。
3、務必徹底擦乾
.毛巾輕拍:用乾淨、柔軟的毛巾輕輕拍乾雙腳,而不是用力摩擦。
.重點擦拭趾縫:腳趾縫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一定要用毛巾或棉花棒仔細擦乾,確保沒有殘留水分。
.輔助乾燥:如果可以,用吹風機的冷風模式吹乾雙腳,特別是腳趾縫,確保完全乾燥。
4、檢查雙腳狀況
.有無傷口:仔細檢查腳上是否有任何小傷口、擦傷或水泡。如果有的話,用優碘或生理食鹽水清潔消毒,然後用乾淨的紗布或透氣OK繃覆蓋,保護傷口。避免使用酒精,它可能會刺激或損害皮膚。
.足癬(香港腳)加重?如果本身有香港腳,或是覺得腳趾縫開始發癢、脫皮,這代表真菌可能開始蠢蠢欲動了。在擦乾腳後,可以立即塗抹醫師指示的抗真菌藥膏。

5、換上乾燥舒適的鞋襪
.乾淨襪子:換上乾燥、透氣的棉質襪子,棉質吸濕排汗效果較好。
.通風鞋子:選擇一雙乾燥、透氣的鞋子。如果鞋子也濕了,最好先讓它徹底晾乾或換穿另一雙。
6、濕鞋子的處理
.清潔:如果鞋子被髒水浸泡過,可以用清水簡單沖洗表面。
.填充吸濕:在鞋子裡塞報紙或廚房紙巾,幫助吸收水分。
.晾乾:將鞋子放在通風處晾乾,避免直接曝曬,以免材質變形或損壞。小提醒!

7、其他的注意
.避免悶熱:讓雙腳保持乾燥通風非常重要,這樣能有效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
.留意症狀:如果經過處理後,你的腳仍然感到持續的紅腫、疼痛、發燒,或出現水泡、膿液,甚至感到全身不適(如發燒、寒顫),請務必立刻就醫!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下雨天千萬別穿夾腳拖出門!醫嚴厲警告 意想不到「超慘下場」曝
·下雨穿雨鞋小心「5種腳疾」上身! 腳發紅、趾甲變厚可能是感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