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不只是度數問題,而是眼睛的「結構病變」,一旦形成,終生無法逆轉。尤其近視超過500度的孩子,長大後即使接受雷射手術,也無法消除眼疾併發症風險,最嚴重恐失明!而護眼黃金期就在學齡階段,錯過了,將付出一輩子的代價。
影響視力 5大關鍵因素
癌症關懷基金會指出,全台國小三到六年級學童,近視率突破40%!對此,展開為期一年、橫跨全台十縣市,有效問卷逾2.5萬份的研究,發現影響學童視力健康有五大關鍵因素。

關鍵因素一:飲食與近視有關!每天達2碗深綠色蔬菜,近視風險比不吃菜少3成
深綠色蔬菜是眼睛的「天然防護罩」,富含葉黃素、玉米黃素、β-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關鍵護眼營養素,不同營養素有不同功能,如:過濾藍光、抗氧化、預防乾眼症、延緩眼睛老化等。
營養師徐佩瑜點名,護眼必吃的深綠色蔬菜:羽衣甘藍、菠菜、芥藍菜、山茼蒿、油菜心、糯米椒、青椒;深黃紅色蔬菜:胡蘿蔔、紅椒、黃椒也是護眼CP高的選擇!
除了選對蔬菜,料理方式也有小秘訣,葉黃素、玉米黃素及β-胡蘿蔔素必須搭配好油一起烹調,吸收效果才能最大化。如羽衣甘藍、菠菜、芥藍菜、山茼蒿、油菜心建議的護眼黃金吃法:可加入食用油水炒,或是川燙後拌入橄欖油等好油。

關鍵因素二:孩子有沒有出門玩?決定他未來的視力!
本次調查顯示,有戶外活動習慣的學童,近視風險比完全沒有戶外活動的孩子低了10%到20%。背後的原因是光照可促進多巴胺分泌,並使眼睛中的脈絡膜增厚,而多巴胺的分泌與脈絡膜增厚能抑制眼軸增長——眼軸過長,正是近視惡化的主要原因。所以,督促孩子快點放下手機,去外面曬曬太陽吧!

關鍵因素三:住在哪裡差很大!花東為護眼模範生
本次調查縣市:臺北、新北、新竹、苗栗、臺中、雲林、高雄、屏東、花蓮、臺東。
近視率較低的縣市為花蓮25.8%、台東縣14.9%。國外研究指出,綠化程度與近視風險有關!花東地區綠化程度高,有助於眼睛經常聚焦於遠距離目標,進而守護視力健康。

關鍵因素四:年紀是要素,守護視力要趁早
本次調查對象為三年級到六年級,結果顯示:年紀愈大,近視風險明顯增加。國外研究指出,近視發生年齡愈低,度數上升愈快,併發症風險也更高。

關鍵因素五:女生是高風險族群?
調查發現,三年級到六年級女生的近視風險是男生的1.1倍!這一發現不僅反映台灣現況,更與國際研究高度吻合:女性,確實是近視發展的高風險族群。
原因來自於女性的青春期比男性提早1至2年,而人體成長時,會同步伴隨眼軸快速增長,一旦此時期用眼習慣不當,眼軸增長速度將可能異常加快,導致近視發生。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戴角膜塑型片就不會近視?眼科醫揭真相 5大事實你一定要知道
·為何眼科醫師都戴眼鏡,不做近視雷射?醫大實話曝「3大真正考量」 一般人也該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