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健檢時都曾接受過「核磁共振 MRI」檢查。這項檢測雖然精密、無輻射,但也因為具有強大磁力,潛藏致命風險。美國近期傳出一起罕見意外,一名男子陪同家人前往醫院接受MRI檢查時,未遵守安全規定,在頸部配戴「金屬項鍊」的情況下突然闖入檢查室,當場遭強大磁力吸入機器,送醫後傷重不治。
絕命終結站? 男戴金屬項鍊闖MRI室「遭機器吸入」
男子陪同親屬進行核磁共振(MRI)檢查時,違反指示闖入檢查室,脖子上的金屬項鍊遭強大磁力吸附,送醫搶救後仍傷重不治。圖/台視新聞美國一名61歲男子陪家人前往醫院接受「核磁共振 MRI」檢查,卻未依指示留在安全區域,反而在頸部配戴金屬項鍊的情況下擅自闖入掃描室,當場遭儀器強大磁力吸入,送醫搶救後仍傷重不治,院方對此意外感到震驚,坦言過去從未發生類似事件,情節宛如現實版「絕命終結站」。
MRI檢查「強大磁力」 台韓曾類似案例釀傷
不僅美國,過去在韓國與台灣,也曾出現MRI相關受傷意外。新光健康管理部技術組長李正輝指出,過去也曾聽過類似案例,包括醫護人員不慎攜帶剪刀等金屬物品進入掃描室,而遭儀器吸引,造成傷害。MRI磁力強大,約為地磁的3萬至6萬倍,被吸附的速度極快,一旦撞擊人體,可能造成嚴重傷害。
核磁共振(MRI)優點為無輻射且非侵入性檢查,但強大的磁力會迅速吸附金屬物品。圖/台視新聞MRI為常見醫學檢查,可清楚顯影腦部、中樞神經、脊椎等部位,具備無輻射、非侵入性等優點,運作原理依賴強大磁場與無線電波。然而也因強大磁力,任何金屬物品接近都可能釀災,包括皮帶扣、髮夾、衣物拉鍊。譬如若有人佩戴項鍊走入掃描室,可能引發勒頸性傷害,包含窒息或頸椎損傷等風險。
專家提醒,台灣目前使用的MRI多屬「超導磁體」類型,從啟用起就會不斷釋放磁場,即使未進行掃描,磁性依舊存在。因此只要進入相關區域,就必須確認身上無任何金屬物品,以免發生意外。
台北/魏于恬、林益新 責任編輯/周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