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今(22)日主持「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4次會議,說明政策推動近一年的成果與下一階段重點。並強調要實現全民健康的願景,必須落實跨部會合作、公私協力,並透過社會參與讓政策真正走進民眾的生活。會中提出「健康台灣」的具體目標為,八年內將平均餘命從79歲提升至82歲、不健康年數占比從10%降至8%,並強調未來將從營造運動氛圍、建構支持性環境等四大策略,推廣開始全民運動,打造民眾「有感、可參與」的健康政策。
全民動起來! 「健康台灣」設定健康台灣雙目標
賴清德指出,「健康台灣」的具體目標是八年內將國人平均餘命從79歲提升至82歲,並將不健康年數占比從10%降至8%。他強調,實現目標需透過建立運動網絡、推動全齡規律運動,期盼2030年前,身體活動人口比例能較2021年提升15%。
提倡健康日常化 促國際醫衛參與
根據2021年調查,過半國人運動量未達WHO建議標準,賴清德呼籲政府應從營造社會氛圍、建立支持性環境、提升自主健康意識、整合資訊系統四大面向著手,並強調教育是培養健康國民的關鍵。
賴清德也表示,健康不該只停留在書本,而要成為生活日常,未來將完善校園政策、串連家庭與社區,打造完整健康支持系統。同時也提及,衛福部長邱泰源率「世衛行動團」於日內瓦發聲,展現台灣醫衛實力,期盼台灣未來能參與更多國際醫療公衛事務。
責任編輯/周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