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澳洲萊豬輸入台灣。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
首批澳洲萊豬輸入台灣。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

端午節快到來,許多民眾為了包粽子,已紛紛上街採買豬肉,但近來食藥署卻從一批澳洲進口的豬肉,在 「其他可食部位」的產品,檢出含有0.001ppm的萊克多巴胺,儘管食藥署回應,殘留容許量符合標準,但有專家呼籲,政府應該公布這批肉品的流向,是否直接供人食用或流到加工廠。

澳洲豬檢出萊劑 專家籲:政府應公布肉品流向

端午節將至,而豬肉是粽子的靈魂配料,近來買氣開始提升,但卻有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悄悄叩關,4月底食藥署在一批澳洲進口豬其他可食部位的產品,像是豬腳、大腸頭、肝連等檢出0.001ppm的萊克多巴胺。

專家蘇偉碩呼籲,政府應該公布這批肉品的流向,這一批澳洲豬肉未來會被做成什麼樣的產品,是否直接供人食用或流到加工廠,甚至會進入學校或其他大型療養機構團膳或是流入市面,政府除了加強稽查標示外,也要研議是否直接在產品上標示。

放行澳洲萊豬入台 食藥署:符合「動物用藥殘留標準」

對此食藥署說明,近期邊境受理報驗澳洲「冷凍豬腳」1批,淨重2萬2,991公斤,依規查驗並抽樣送檢驗,檢出含有萊克多巴胺0.001ppm,符合「動物用藥殘留標準」,查驗合格放行得於國內銷售流通,並顯示於「豬肉儀表板」,未來也持續依「食安優先、科學分析、國際標準及市場稽查」辦理,會持續採逐批監視查驗,依風險滾動調整查驗方式。

澳洲萊豬悄悄叩關 專家憂:業者跟政府試水溫

儘管這批澳洲進口肉品檢出含有萊克多巴胺,但殘留容許量符合目前國內的標準。不過有專家憂心,近日美國大打關稅戰,指出我國對美國豬肉產地標示及自訂標準等問題涉及貿易障礙,而就在這時這批澳洲萊豬默默進口,恐怕是進口商在試水溫,若民眾無太大反應,就怕會有更多萊豬進口。蘇偉碩表示,比較擔心是政府在試水溫,受到美國壓力未來可能就都不標示萊豬。

尤其接近端午節,2號毛豬價格已達每公斤97.18元,創下元宵節後新高,如今萊豬爭議再起,就怕會讓民眾吃粽子時不太安心。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蔡尚晉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