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房經營爭議戰火持續,中藥界認為衛福部應放寬標準,否則中藥販賣業將會「絕跡」,但藥師公會不滿,認為中藥從業人員標準太寬會讓「買藥如買菜」,雙方鬧爭執分別上街抗議。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對於雙方專業不同無法結合,有信心能夠解決。

衛福部今年3月18日公告《藥事法》103條第2項解釋令,開放具中藥或生藥相關背景、並完成一年以上實務歷練者,依法申請登記經營中藥販賣業,也明定申請者須修習35學分的專業課程,涵蓋藥材鑑定、炮製加工與儲存管理、藥理基礎、法規認識及經營實務等5大領域。

但這引發藥師公會不滿,認為這個政策會讓「買藥如買菜」,主張不論是西藥還是中藥,都應該要由專業藥師管理,絕不能容許「誰都能賣」的現象,4日將集結上千人上凱道抗議。

中藥商同業公會全聯會則認為,標準放寬並不是衛福部對中藥界有所加持,而是補上中藥傳承的斷層,且並非要爭取調劑權,所以不會有稀釋專業的問題。他們指出,該政策是要深化中藥體系的保障,畢竟中藥產業逐漸式微,過了10幾20年可能就會絕種。

針對兩方爭議,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了解中藥界和藥師的心聲,在醫療發展過程中,對各團體的專業發展都非常支持,多年來也發現彼此在專業上沒辦法結合得很好,都會用心、誠懇解決,有信心來解決相關的爭議跟困難。

台北/陳酈亭 責任編輯/施佳宜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