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疼痛、僵硬、腫脹好不舒服?關節炎不只影響行動能力,還可能降低生活品質。如何有效治療、正確飲食是控制症狀的關鍵,你是不是也想知道,哪些食物會讓關節炎惡化?

關節炎是什麼?

板橋亞東醫院骨科陳鈺泓主治醫師說明,關節炎是指關節發生發炎反應,會影響人體的關節活動,主要會造成關節疼痛、僵硬和腫脹的情況。這個疾病不只是單一種類,而是包含了很多不同型態,像是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當關節發炎時,不只會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時還可能造成關節變形,影響行動能力。 

關節炎有哪些症狀?

陳鈺泓表示,關節炎的症狀通常會隨著時間慢慢出現,一開始可能只是輕微的不適感,之後漸漸變得嚴重。最明顯的就是關節會疼痛,特別是清晨起床或是久坐後特別明顯。關節處會腫脹發熱,觸摸時會感到疼痛,活動時還可能會聽到關節摩擦的聲音。

關節炎原因是什麼?

關節會發炎,是因為關節部位的組織受到刺激或損害,引起發炎反應。陳鈺泓指出,常見原因包括年齡增長造成的關節磨損、過去的運動傷害或事故導致的關節損傷,還有一些是免疫系統過度活躍,把自己的關節當作敵人攻擊。此外,遺傳因素或感染也可能是引發關節炎的原因。 

關節炎如何治療?

治療關節炎的方式依照病因和嚴重程度而定,目的是減少發炎、緩解疼痛,並恢復關節活動能力。最常見的是使用抗發炎藥物或止痛藥,有些人需要透過復健訓練來強化肌肉穩定關節。嚴重的情況可能需要關節注射治療,甚至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關節置換如何評估?

評估是否需要進行關節置換手術,首先會看病人的年齡、關節損傷程度及日常生活受到的影響。陳鈺泓提及,若關節疼痛已經無法透過藥物或物理治療緩解,且活動受限,則可能需要考慮置換手術。另外,醫生還會考量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況,確保手術風險能被接受。 

關節炎飲食要注意什麼?

陳鈺泓提醒,關節炎患者的飲食應該謹慎選擇,有些食物可能會讓體內的發炎反應更嚴重,加重關節的疼痛。特別是高糖、高脂肪和加工食品,這些食物會引發體內的發炎反應,對關節不利,過多的紅肉和油炸食物也可能會影響關節健康,讓病情惡化。適當地控制這些食物的攝取,搭配抗發炎的食物,對病人的康復有幫助。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膝蓋出現「6跡象=老化」了! 醫嚴厲警告「1行為」超負擔:別當耳邊風
·退化性關節炎「做3運動」有效舒緩不適!骨科醫認證 每天散步也可以

正在直播